
留意到最近一份消费者调查报告发现了一个值得零售业者关注的有趣现象——原来随着混合工作模式成为新常态,香港消费者的生活和购物习惯起了变化,其中一项是平日的消费增加,传统周末消费较旺的主导地位日渐模糊。
负责调查的Mastercard经济研究所称此为「消费转移」,以食品杂货店为例,顾客于周五和周三的支出分别比2019年增长超过3%和2.8%;百货公司于周六及周日的消费额分别下降1.2%和1.4%,反而于周二增长2.8%。传统消费模式改变势必影响零售商、餐厅和其他商家的人手分配及供应需求,业者如能趁市场重新洗牌主动出击引导消费者朝设定的方向走,自然可快人一步抢占先机。近年最成功的例子非淘宝自2009年推动双十一购物节,至今成为华人社会一年一度盛事莫属。
疫情期间,港人另一大转变是对电子商贸和外卖点餐接受程度大升,缔造网上业务新机遇,之前亦提过,虚实共融是未来零售业主流趋势。然而Mastercard调查显示,全球大型企业在零售领域数码化表现明显较小企优胜,如截至今年8月新加坡大型企业的电子商贸销售额较2019年增长两倍,而小型网上零售商则只有59%的增长。
后疫情的零售商要探索线上商机,不宜单打独斗,好好利用不少电子支付商推出专属的商城或小程序,为商户提供简单又实用的平台,协助大小品牌进军手机购物,以出售货品、服务、代金券以及优惠券,又或储积分或印花换领奖赏等,商户节省开发商城的成本和时间,轻松吸取各方资源,带动销售转化成营业额提升业绩。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