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eftPay料消费券带动数倍消费
行内资讯
16日/04月/2021年

(星岛日报报道)政府早前宣布推出电子消费券计画,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易付达(亚洲)(eftPay)主席及行政总裁劳俊杰表示,自消费券措施公布后,高峰期商户来电查询较以往多出8至9倍;受惠电子消费券政策,估计未来数月eftPay可吸纳逾3000个新商户。

劳俊杰透露,电子消费券计画仍未推出,目前仍难以估计相关收入实际带来的金额,但本港消费券规模达到逾300亿元,相信市民实际花费会为消费券金额数倍。他解释,例如使用5000元消费券,「最终实际可能使咗2万元」;而参考澳门例子,过往推出消费券计画,最终能够带动多8至9倍消费。


他又表示,因应疫情下市民更关注卫生问题,以及消费券措施影响,商户对电子支付接受程度较以往高,过往低于五成查询商户选择接入电子支付工具,现时成功率提升至六成以上,惟街市及的士等商户目前仍较难推行。


资料来源st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易付达:商户装机查询飙逾八倍
行内资讯
16日/04月/2021年

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易付达(亚洲)(eftPay)主席及行政总裁劳俊杰表示,政府公布派发5000元电子消费券后,公司在高峰期接获商户安装电子收款装置的查询量,较计划公布前激增超过8倍,商户查询后决定装机的比例也有所提高。该公司估计,在未来数月会有超过3000家新商户申请安装收款机(POS)。

劳俊杰昨天指出,公司的收款机支援八达通、AlipayHK及WeChat Pay HK,目前豁免商户收款机的租机费用。收费方面,会按交易额收取1%至1.5%的费用。

未来推增值服务留客

他称,与过去一年新冠疫情爆发相比,商户近期接受电子支付的意欲明显进一步提高。现时查询的商户当中,有60%以上会选择接入电子支付工具,高于以往不足50%的比例。

但他直言,中小企对于手续费成本敏感度高,在电子消费券计划完结后,部分中小企未必会继续使用,未来会透过推出更多增值服务,提升中小企使用电子支付的兴趣。

据公司介绍,在去年下半年推出电子优惠券平台,协助商户向消费者派发电子优惠券,提供低成本的宣传渠道。目前已有超过200个商户参加该平台,大部分为小商户。公司下一步亦会与Alipay HK合作,为零售商户于Alipay HK的手机应用程式上,提供一个线上售卖点,以为商户带来优惠和流量。

目前,eftPay为本港约22,600家商户提供电子支付服务,中小企占约一半。公司客户包括珠宝店、电器店、服饰店、餐饮及食品店、便利店及超级市场等。劳俊杰说,电子支付现时在街市和的士的渗透率相对偏低,未来冀加强拓展有关市场。


资料来源www1.hkej.com

               回主目录
(转载)【电子消费券】推动电子支付 中小企参与最关键
行内资讯
13日/04月/2021年

消費券推動電子支付 eftPay:中小企上客數勢大增

▲ 消费券推动电子支付 eftPay:中小企上客数势大增

政府预计于暑假发放电子消费券,坊间对新措施推动香港电子支付的发展有憧憬。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易付达(亚洲)(eftPay)主席及行政总裁劳俊杰表示,自有关消息公布以来,已收到不少中小企查询。他预期,电子消费券可望将香港电子支付推前一大步,业务上该企预料可在未来数月增加数千位中小企客户。

劳俊杰指出,由消费券以至推动电子支付,中小企的支持参与是成功最大关键。他续指,过往中小企对于采用电子支付有不少犹豫考虑,特别是收费层面,「中小企不希望负担额外的支出」。但他强调,市面平台对商户收费已由交易额的2%至3%降至2%以下,加上电子平台亦有提供不少优惠方案,以及它具吸引客源消费的效益,希望他们趁机尽快了解电子支付的技术。

易付达料数月内 增数千客户

坊间有讨论指,长者要学习使用电子钱包并不容易,担心会削弱政策刺激消费的作用,但劳认为,从使用者的角度看,长者亦会因优惠而愿意学习使用各种电子工具,现在市面电子会员系统应用亦愈见普及,对长远电子支付在香港各年龄层普及颇有信心。 「老人家亦毋须太忧虑电子支付工具的风险,向子女学习使用亦不困难。」

疫情下市民对现金的卫生忧虑,加上消费券的刺激,预料将会推动不少中小企投入电子支付,并为研发聚合支付方案的eftPay带来颇大商机。劳俊杰透露,过往两日已接获近100个商户对其电子支付方案的查询,「平常情况下,大约仅10个。」他预计,未来数月会有数千个新增客户,较之前一个季度约为一千多个明显大增。他亦提醒,如商户要「赶上」消费券,需预留准备时间,「最简单只采用一、两个支付方式的装置,签约至安装完成约需1个星期,如要接驳更多平台就要更多时间。」他亦透露,该企已开始为此准备软硬件,以免客潮涌至时会措手不及。

他强调,香港的电子支付一直在成长,与其他地区相比亦不算走得慢。全球领先的瑞典等地,虽然早年已开拓手机交易,发展无现金城市,现见香港已正走向这方向,普及是时间问题而非技术问题:「正如香港20多年前已有电子钱包工具,配合手机装置与网络,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慢慢会做到。」

但他强调,新支付技术发展始终合规是大前提,例如近年热话的数字货币、虚拟加密货币等技术,预料要接驳至现有支付平台并不困难,但在香港新技术要靠支付机构的支持才可落地,「如果Bitcoin的交易获认可,我们亦可以增值服务的形式,为商户提供相关服务。」


资料来源inews.hket.com

               回主目录
(转载)八达通等4间营办商助派5000元消费券
行内资讯
13日/04月/2021年

政府表示,已甄选4家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协助推进消费券计划。

该4间的储值支付工具,包括支付宝香港(AlipayHK),八达通,香港电讯(06823)依次点击并转到拍住赏及微信支付HK。 ,详细流程等,并会尽快发布释放5000元的电子消费券计划详情,目标是在暑假期间开始接受登记。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政府在物色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时,考虑了一篮子因素,包括储值支付工具的广泛程度,使用的方便程度,商户覆盖面,以及营办商的相关经验和配套,初步所需时间等,亦征询金管局的意见。

这些鼓励价值支付工具目前涵盖的本地零售,饮食及服务商户分别约有3万至10万家。为鼓励更多本地商户参与计划,政府已与各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商讨便利及支持本地商户使用电子支付系统的安排。各营办商已同意同意尽量减少免本地商户安装及使用相关支付工具的费用,以及处理以消费券付款的手续费。

陈茂波表示,各营办商亦会因应其运作模式及商业安排,把由消费券所得的额外收益,以不同形式回馈商户或消费者,并会进行大规模推广活动,鼓励消费。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洪丹毅表示,很高兴获政府甄选为协助推进消费券计划的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之一,协助香港中小商户通过电子支付扩展业务,发挥消费券提振经济的“倍数效应” ,,推动本地经济复苏。将继续与不同的持份者合作,携手促进香港的流动支付发展,让更多用户享受WeChat Pay HK安全,便捷的流动支付服务。

香港电讯集团董事总经理许汉卿称,香港电讯致力推动电子流动支付发展,以配合新常态下的消费及营商模式,让市民及商户尽享享乐安全及便捷的购物及支付体验。为配合政府扩张的消费券计划,会为商户提供费用宽减及推出多个优惠予广大市民,包括免除轻按&Go二维码交易及安装费用,调低万事达卡及银联交易费用等。

八达通称,很高兴获准甄选为合并消费券计划的储值支付工具营办商之一,八达通会全力配合政府,推动便利市民和商户使用消费券,以惠及社群及遭受疫情打击的相关行业。八达通希望尽力协助新商户安装八达通以受惠于消费券计划,亦会减免本地中小企商户安装相关装置的费用。

AlipayHK表示,公司获选为协助推行消费券计划的储值支付工具营运商之一,由此表示欢迎,AlipayHK用户可利用电子消费券于全港超过10万家本地合作商户消费,而专有权优惠,贯彻公司一直致力为港人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亦帮助商户提供简单,校准的营商方式,带动生意的初衷。为协助政府最大程度地发挥消费券带动本地消费的功能,商户可免费申请「商户码」,同时指定商户更可于即日起至消费券有效期间获减免交易费。

 

资料来源:hkej.com

               回主目录
(转载)易付+营商——华为进军手机支付
行内资讯
12日/04月/2021年

  华为近日收购内地一间电子支付公司,成为继小米后,第二间拥有内地支付牌照的手机商。由于拥有两亿多手机用户基础,华为未出招已被视为支付宝及微信支付强劲对手。华为刚收购的深圳讯联智付网络,2014年已取得支付牌照,主营业务包括网络支付和流动电话支付。华为过去曾多次表示不会申请支付牌照,如今借着收购取得牌照,证明电子支付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网络支付和流动支付一直是三大类型支付业务中含金量最高,内地流动支付快速发展,去年新冠疫情后更是全面普及,网购、银行转帐、支付保险费、交通等无一不可透过智能电话支付。

  华为近年已布局流动支付领域,伙拍多间商业银行拓展Huawei Pay业务,提供与Apple Pay、Samsung Pay等类似的手机支付服务,透过手机NFC技术,可以应用在乘搭巴士、绑定金融卡支付、Huawei AI Pass、会员卡等,覆盖超级市场、商场和餐厅等,在带有Huawei Pay和银联闪付标志的商户,享受一拍即付的消费体验。

  目前在中国流动支付领域,微信和支付宝两大支付App占据绝对优势,华为以手机作为导入点,如果能将「手机-支付App-付款」三步缩短为「手机-付款」两步,简单方便并可增强安全性,或能吸引用户转用其电子钱包,打破垄断局面,开拓出新的业务引擎。


资料来源

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eftPay为「第十八届香港春季购物节」指定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
行内资讯
02日/04月/2021年

展示创新电子优惠券平台「e+齐齐赏」 助全港商户建立低成本营销活动

香港2021年4月2日 /美通社/ -- 本港领先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易付达(亚洲)有限公司(下简称「eftPay」)宣布,首次参与「第十八届香港春季购物节」,为大会指定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购物节由4月2日(五)至4月5日(一)一连四天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eftPay在会场设展位(位置﹕3号馆3Q12),主题为「区区有得赏 优惠遍全港」,向大众展示eftPay的创新电子优惠券平台「e+齐齐赏」,冀为全港商户提供低成本且有效的营销活动渠道。

「第十八届香港春季购物节」设有九大展区,包括漫步·本土文青手作市集、美容化妆及保健区、消毒抗疫专区、香港品牌专区、潮流服饰及户外用品区、本土设计及青年创业区、家居潮流博览、香港春日美食节、数码生活及车品博览,集吃、喝、玩、乐于一身,摊位多达500个。

冀集结商户力量 共创「疫市」商机

这次eftPay展示了创新的电子优惠券平台「e+齐齐赏」,其于去年9月正式推出,可谓电子支付服务的一大突破。 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e+齐齐赏」的诞生就是希望集结商户力量,疫情之下帮助小商户打造一个低成本的宣传渠道,创造「疫市」商机。

「e+齐齐赏」结合会员系统和电子优惠券功能,消费者登记成为「e+齐齐赏」会员,便可随时获取全港参与商户的优惠券,而商户利用eftPay终端机作为优惠券的核销工具,操作容易。 「e+齐齐赏」帮助商户以较低成本建立自己的优惠营销活动,获得更多推广机会、接触更多潜在客户,借以提升生意额,同时,商户亦可随时检视优惠券活动成效。 eftPay更会为参与商户提供社交平台宣传机会,并且制作简短宣传片,提高销售力度。

「e+齐齐赏」推出以来反应不俗,已有超过200个商户参加,大部份为小商户,未来会继续向全港商户加强推广,冀做到「区区有得赏 优惠遍全港」。

「第十八届香港春季购物节」现场特设迎新奖赏,透过「e+齐齐赏」平台登记成为会员,即可获赠礼品乙份,数量有限,换完即止。

eftPay作为香港领先电子支付服务商之一,一直致力为商户及消费者提供全面、便利、快捷且安全的电子支付服务,eftPay的聚合支付方案是目前香港接入最多支付方式的支付平台之一,包括信用卡、二维码支付,甚至接入来自台湾和韩国的海外电子支付平台,「一机在手」结合扫码、非接触式、刷卡、插卡支付于一体,操作容易,简化付款过程,有助提升商户的营运效率,减省人手。

易付达(亚洲)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劳俊杰先生表示﹕「非常荣幸首次参与『第十八届香港春季购物节』,成为大会指定电子支付服务供应商。今次展示了『e+齐齐赏』,其为一个结合会员系统和电子优惠券功能的创新平台,希望集结商户力量,打造一个低成本的营销渠道,同时,帮助消费者随时获取最新的优惠折扣,共创双赢局面。」


资料来源www.etnet.com.hk

               回主目录
(转发)易付+营商——数码货币利电子支付
行内资讯
29日/03月/2021年

  近年新经济板块备受投资者追捧,证明数码世界愈来愈举足轻重。网上购物的便利,加上疫情关系,造就「无接触经济」如雨后春笋,但这虚拟世界大拼图始终少了最关键一块,就是数码货币,如今全球央行正试图补上这个空缺。

  全球电商业务得以蓬勃发展,电子支付确实功不可没,但这并不代表真正数码货币,电子支付交易仍然是网上进行。要发展如同现金购物场景,需要由央行直接发行数码货币才可。有了数码货币,首先受惠自然是电子支付市场,至少交易的媒介有多一项选择。

  在推广数码货币应用,中国人民银行可谓走得最前,去年于多个城市对数码人民币进行测试。内地更以北京冬季奥运为目标,要在两年后让数码人民币达成「围绕冬奥全场景消费」。

  香港毗连内地,可以预计本港很快引入数码人民币。金管局早前透露,正与内地合作测试数码人民币(ECNY,前称DCEP),日后可望为访港内地旅客和港人北上消费带来更大便利,冀下一步可邀请更多银行及客户参与,长远会研究接入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让港人在内地也可增值应用钱包,待内地完成试点工作后在全国推行,香港亦会正式推出。

  目前全球央行的数码货币仍在测试阶段,要全面推出或要一至两年,人民银行已派定心丸,数码货币不会替代现金地位。然而随着电子支付工具应用普及与消费习惯改变下,相信使用现金进行小额交易会逐步式微,未来我们可以忘记带现金,但一定不能漏带智能手机。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发)易付+营商——马死落地行
行内资讯
22日/03月/2021年

  笔者早前跟一位做批发生意的朋友饭聚,原以为一直做餐厅客的他,疫情下应比较清闲,没料实情刚好相反,朋友大呻不少食肆挨不住结业,连累他的批发生意差了很多,为了开源尝试「染指」零售,开拓其他推广及销售渠道,霎时间忙得不可开交。

  由专注批发生意到进军零售,客户对象和消费模式完全不同,既要开门店、搞网站、设计小程序等,又要参加一些大型展销和市集,增加品牌曝光率和亲身接触客户机会。由于每一个渠道都有很多申请和手续要办,单是如何处理零售客户付款已大有学问,教朋友感到烦人又繁琐。朋友做批发时,客户结帐主要依赖银行转帐、入数及月结等收款方式;如今面向零售客户,尤其网购和手机小程序,客户人数多、定单银码小,旧收款方式不够方便,变成要申请电子支付服务。

  不过要新增不同的电子支付方法需要增设多部卡机,不少收款平台都设有手续费,作为老板当然希望将营运成本降至最低,不太可能自行处理申请多个电子支付服务户口。近年新兴的「聚合支付」服务正合其需求,开一个户口就能「一机在手」,为顾客提供十多种支付模式,一些服务供应商更支授WiFi和3G/4G网络,可于不同场景使用,为经常要做展销的小商户省却不少烦恼。

  由于朋友希望能同时发展多个平台,故此笔者特别提醒他,应该考虑选择一些能包罗流动支付方案、新零售方案、推广方案及网络支付方案的服务供应商,尤其是要注意交易安全,帮助他在逆境中把握机遇。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发)易付+营商——电子支付大势所趋
行内资讯
15日/03月/2021年

  持续一年多的新冠疫情,改变香港人的消费习惯,同时带挈电子支付普及起来。美国金融服务技术公司FIS旗下Worldpay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支付报告》显示,疫情至今香港以现金结帐比率急剧下降,去年香港现金交易占店内消费额仅9%,比前一年同期下跌17%,电子支付逐步取代现金,成为店内付款首选。

  报告指出,香港人惯用的信用卡、八达通、AlipayHK等电子支付交易量稳健上升,信用卡仍是本地人在实体店内付款首选,占总交易额高达56%。新冠疫情令商户更重视网上生意或踏入网购行列,报告预测电子钱包最终将取代信用卡,成为本地消费者在实体店面或网上购物的首选支付方式,于2024年占总成交额37%,现金支付将仅占店内交易额1.6%。

  近年政府大力推动电子支付,除了早前资助街市租户安装电子支付系统外,财爷上月提出向每位合资格港人发放5,000元电子消费券,正会为电子支付发展提供新体验。于消息出台后,我们收到商户查询电子支付系统服务来电较往日高出8至9倍,大小商户均希望为迎接电子消费券做好准备。以往不同电子支令须安装各自收费机,费时失事而且收费高昂,近年我们致力提供聚合式电子支付服务给商户,一部终端机可支援十多种电子支付方式,具有「一机多付」功能,可让商户更便捷收款,令市民愈来愈习惯无现金消费。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发)易付+营商——虚银安全毋须担心
行内资讯
08日/03月/2021年

  为赶上全球FinTech潮流,金管局去年共发出8个虚拟银行牌照,部份虚银初期以较高活期息作招徕,近期行业竞争已转移至服务质素上。自今年3月起,与香港AlipayHK同系的蚂蚁银行(香港),将首2万元的活期息,由约2.5厘微降至2厘,但仍较几乎无息,甚至出现小额存款被传统银行征费强得多。

  以高息揽存,其实只是虚银业务推广一种策略。虚银没有实体分行,客户多以手机App与银行沟通,对于成长于流动科技的Z世代年轻人,拥抱虚银完全没任何隔阂,但年长客户似乎对虚银持审慎态度。但从长者近年逐步接受电子支付,懂得精打细算如何索取购物优惠,笔者相信,当老友记对虚银运作有更深入认识后,虚银在本地银行业将扮演重要角色。长者对虚银取态审慎,不外乎担心网络保安,一旦自己帐户出现问题,不知道应到什么地方求助;二是传统分行会安排客户经理处理客人查询,但虚银也设有客户热线查询,在这方面实际与传统银行无异。

  虚银与电子支付都属于网络金融服务,既然电子支付都可以克服,虚银亦没有太大问题。与电子支付一样,长者可利用转数快将资金转入虚银户口,或将虚银户口与传统银行户口捆绑连结,有些虚银如富融银行,甚至可以连接电子支付工具消费,只要每次交易都需要双重认证核实,过程其实安全。

  若长者发觉使用虚银服务时交易有异,同样紧记第一时间通知虚银和报失,并找到可信任的家人帮忙遥距登录,又或通过手机号码重新取得密码,情况与处理电子支付问题交易无大分别。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