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电子支付免接触 有效防疫
行内资讯
03日/03月/2020年

【大公报讯】记者朱俊贤、伍轩沛报道:继早前油塘商场「大本型」一粥面收银员中招,再有超市收银员染上新冠肺炎,市民如何避免「银纸播疫」风险?专家建议可多利用电子支付,避免接触钱银,接触后应尽快洗手。

  内地央行现金回笼先消毒存放

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称,目前未有关于新冠肺炎病毒在纸币及硬币表面存活时间的研究,估计大约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因此最简单直接的防疫方法,就是避免使用现金,尽量利用电子支付。若要使用现金,在处理钱银找续后,应于接触眼、口、鼻前洗手,若情况容许,最好将钱银闲置数天才再使用。

为确保钱币安全,中国人民银行将现金回笼,以紫外线或高温等方法,消毒从疫区回笼的现金,并存放14天以上才再投放市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现金,则于消毒后,存放7天以上才再投放市场。对医院、农贸市场等地回笼接受消毒的现金,会采取特殊处理并单独封存,消毒后交存人行,不得对外支付。

  中国人民银行早前表示,为提高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和办理现金业务群众的安全感,1月17日向全国安排调拨近6000亿元的新钞,春节前紧急向武汉投放40亿元的新钞。

资料来源:大公报

               回主目录
(转发)劳Show支道——香港钱包拓跨境支付
行内资讯
02日/03月/2020年

  上期提及澳门以电子消费券方式向市民「派糖」,再有香港电子钱包,AlipayHK及WeChat Pay HK宣布开通跨境支付功能,三月可以在澳门使用,其中AlipayHK是继中国及日本市场后,澳门是第三个开通跨境支付市场。

  两间公司在上星期宣布有关安排,预料覆盖澳门数千个消费点,AlipayHK更指出,可以在威尼斯人、大型零售百货新八佰伴等,贴有其支付标示的商店内使用。

港支付宝微信登陆澳门

  虽然澳门很多商店也可以使用港元付款,但总会遇上现金不足,商户以澳门元找赎等情况,不便之余,亦要为处理碎银而烦恼。此外,AlipayHK最近亦与日本大型连锁便利店LAWSON,以及连锁快餐店松屋,开通在其旗下全线超过一万五千间分店的跨境支付功能,并推出多项消费优惠。 AlipayHK在日本市场已扩展至东京、大阪及冲绳,全是港人的热门旅游地点,方便消费。

  AlipayHK除了不断开拓跨境支付的市场外,在缴费服务上已覆盖电讯、公用事业等,亦有与指定信用卡合作兑换积分。在不足三年时间,由初期付款工具,蜕变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多功能电子钱包,其成绩实在令人眼前一亮。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发)支付宝AlipayHK成首个澳门可用电子钱包一文睇支持商户清单
行内资讯
02日/03月/2020年

支付宝 AlipayHK 香港用户在澳门即日可以直接付款,比起早前公布将会在 3 月内提供澳门服务的 WeChat Pay HK 捷足先登,成为首个支持澳门网络的本地电子钱包。除了澳门外,官方更公布 AlipayHK 可以在日本大型连锁便利店及 24 小时快餐店中付款。

支付宝AlipayHK 香港电子钱包由即日起,可以在过万间澳门本地商铺使用,支援商铺址会贴有AlipayHK 标志,当中包括威尼斯人、新八佰伴、小飞象葡国餐厅和恒友牛杂小食等热门消费地点。记者个人最期望的 7-11 便利店,遗憾暂时尚未支援。

支付寶 AlipayHK 香港電子錢包由即日起可以在過萬間澳門本地商舖使用,成為首個支援澳門消費的香港電子錢包。(AlipayHK)

支付宝 AlipayHK 香港电子钱包由即日起可以在过万间澳门本地商铺使用,成为首个支援澳门消费的香港电子钱包。 (AlipayHK)

去澳門使用 AlipayHK 消費,不用再擔心「唱錢」的問題。(AlipayHK)
AlipayHK 香港電子錢包由即日起更可以在日本大型連鎖便利店 LAWSON 及 24 小時連鎖快餐店松屋付款。(AlipayHK)

另外,AlipayHK 香港用户除了去澳门不用担心「唱钱」的问题之外,就连在日本使用都非常方便。根据支付宝香港官方公布,AlipayHK 电子钱包除可以在已经支援的大丸博多天神店使用外,已经逐步扩展至大阪、东京、冲绳等多个热门消费景点,近日更加与日本大型连锁便利店LAWSON 及连锁快餐店松屋合作,可以利用AlipayHK 香港电子钱包在两品牌旗下全线超过一万五千间日本门店付款,更可以享有消费折扣优惠。

 

资料来源hk01.com

               回主目录
(转发)劳Show支道——澳门电子支付「派糖」
行内资讯
24日/02月/2020年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大受打击。有研究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令全球经济,今年损失逾1.1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指,疫情对全球脆弱经济复苏构成风险,全球各地政府都费煞思量,研究利民解困措施。近日澳门政府宣布拨款22亿元推出救市措施,由于澳门政府希望以最快、大部份市民最习惯的消费方式,尽快将这笔钱投入市场,稳定本土经济,遂决定在疫情过后,以电子方式向澳门居民每人发放3000元,并选择澳门钱包「澳门通」作为支付工具。限定在三个月内在餐饮、零售等行业消费,以振兴经济和扩大内需。官员更呼吁市民用消费券帮衬茶餐厅,以提振经济,保障打工仔饭碗。

  澳门政府呼吁未有电子支付系统的商户尽快安装,有关部门会协助商户安装系统,包括免费提供相关机具及派专人安装。澳门官方表示,目前澳门商户安装电子支付的覆盖面已经很广,在消费券推出前会加紧扩大使用覆盖面,让广大中小企可以使用。由于电子消费券采取实名制,每笔交易纪录都可以追踪,参与商户及使用市民要承诺遵守相关条款,并确保消费券使用在适合地方,如出现不合规的情况,会有机制追查及检举。

  澳门在对抗疫情对策反应迅速,选择以电子消费劵及电子支付的方式向市民「派糖」做法精明。电子支付一方面可以避免以现金交易,减少细菌传播,其次亦方便派发和使用,以及设定使用规则,令资金分毫都用得其所,配合政策方向。同时如局方解释,所有交易有迹可寻,澳门政府亦可借此机会,推动电子支付普及化。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发)WeChat Pay香港下月开通港澳跨境流动支付澳门双重消费热点可用
行内资讯
24日/02月/2020年

腾讯(0700)双方流动支付平台WeChat Pay HK宣布,已获批准批准开通港澳跨境流动支付,将在下月内正式让香港用户在澳门多个个消费热点以WeChat Pay HK钱包付款。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陈起儒表示,早前已率先实现“双向跨境支付”,让香港用户可以内部地畅通无阻地以WeChat Pay HK消费,今次很高兴能与澳门地区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未来 将不断加强香港,澳门以及内地三地金融互惠互通,继续与更多机构探索合作机会。

 

资料来源hk01.com

               回主目录
(转发)劳Show支道——善用科技改善用户体验
行内资讯
17日/02月/2020年

        上周笔者提到市民利用网购平台购买日用品,对于商户而言,能够销售产品当然是好事,但对于短时间内有大量用户涌入网站,对系统的负载能力也是一大考验。有大型零售商善用科技,缓冲进入网站流程,以及为购买口罩的方式作出快速应变,改善用户体验。过往网站要应付同一时间进入的大量浏览,其中做法是加强伺服器性能、建设多个伺服器将流量摊分等,但浏览量在不同时段也有高低,公司难以在系统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却只为应付短时间流量。

        有香港护理产品零售商利用丹麦初创公司的Queue-it「虚拟排队」系统,将销售高峰时段的浏览量人流作缓冲,将用户转到排队等候页面,并且按照网站负载能力,让用户有序进入网站,避免网站因大量流量而变慢或瘫痪。而且「虚拟排队」系统,可让用户得知前面有多少人等候及按次序进入,增加透明度及公平性,避免过往用户因网站挤塞、要不断F5重新载入后,才发现产品已经售罄。系统亦可以分析IP位置,防止有心人士利用自动程式不断进入网站。整个服务的提供多种订阅收费模式,让网站营运商按使用次数、浏览量等作决定,做到有效投资与效益平衡。

        该零售商为应对市民对购买口罩的需求,作出快速应变,在上周五推出实名制的网上登记系统,让有意购买人士先登记,再向获得购买名额的人士以SMS确认,于指定日期时间及地点购买。笔者也尝试过,高峰时有多达八十多万人排队,试想想有那些零售网站可以应付此浏览量?善用技术让市民不用为购买预早数小时,冒着风雨排队,实在值得一赞!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发)Apple Pay占信用卡交易增 5年料达1成
行内资讯
14日/02月/2020年

市场研究公司Bernstein指出,Apple Pay现时大约占全球信用卡交易的5%,有望于2025年增至10%。而Apple Pay带来的收入,可帮助苹果抵销iPhone等硬件设备销售放缓的打击。

苹果自2014年10月推出了流动支付功能Apple Pay,展开非接触式支付业务。时至今日,Apple Pay已经是iPhone及Apple Watch的必备功能。近年来iPhone在全球销量下降,出货量渐被三星和华为抛离。

苹果行政总裁Tim Cook曾透露,上一财季,Apple Pay的收入及交易量,相比前年同期增长至1倍以上,每年交易量达到150亿次。调研机构Juniper Research预计,到2024年,苹果Apple Pay在全球的交易额将达到6,860亿美元,占整个OEM支付市场(非银行主导的支付系统)的52%。

Apple Pay在全球使用率急升,原因主要来自需求的增长,以及使用Apple Pay的设备数量增加。

现时美国超过70%的商家支援Apple Pay付款,而澳洲的比例跃升至99%。现时Apple Pay在全球交通服务中应用愈渐广泛,未来更拓展至远东、中国市场,计划在深圳和广州等城市支援交通支付服务。

另一方面,去年Apple伙高盛(Goldman Sachs)推出Apple Card,该信用卡服务需与iPhone绑定使用,若透过Apple Pay付款,用户则能享2%现金回馈,使用实体卡则仅返还1%,借此鼓励更多用户在Apple Card上绑定Apple Pay,因而刺激使用量。

市场研究公司Bernstein认为,Apple Pay现时成为PayPal的长期竞争对手之一,随着Apple Pay在市场上影响力逐渐增加,各国监管机构亦开始关注审查电子支付对市场的影响,例如欧洲联盟委员会就限制iPhone NFC技术的控制权,不开放其他电子支付商使用。


资料来源paper.hket.com

               回主目录
(转发)劳Show支道——肺炎改变消费模式
行内资讯
10日/02月/2020年

  新年伊始,疫情来袭。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各行各业迅速作出反应,上期提到不少企业安排在家工作(Home Office),减低社区扩散风险,安排令企业运作和港人工作模式出现改变。今期再谈疫情对市民消费习惯,甚至银行和金融业界发展影响。

  最近多间大型银行宣布暂停分行营业或开放时间,同时部份银行分行提款机亦关闭,对市民日常生活和公司运作都有一定影响,至少市民存取现金会有不便。此时,已发展成熟的网上银行服务以及电子支付,可以填补实际分行服务缺口,凸显电子支付优点︰方便、安全、可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卫生」。银纸流通量高,纸币上满布细菌,使用电子支付减少与人接触,当然更加卫生!

  近来香港人都为购买消毒卫生用品和口罩操心,铺天盖地的网购消息互传,大众消费习惯亦有转变。现在人人自危,去公众场所的人也大大减少,纷纷改为网购。某大型连锁店原本是在门店售卖口罩,吸引过百人冒寒冷天气排队购买,为的是希望买到口罩以防感染,实在相当无奈和矛盾。该大型连锁店后来改为网上发售,利用电子平台,让大家可以网上排队购买和付款,过程更安全,决定明智。当大家体验到网购好处,便会再次下单,消费习惯从此改变。

  疫情令大家对网上银行服务需求殷切,经此一「疫」,相信不少人会善用网上处理财务和多使用电子支付。一般人的生活习惯难以一时改变,现在环境上的转变,令大家都重新作出选择。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发)支付宝开通港信用卡增值 上限2000元人币
行内资讯
10日/02月/2020年

【明报专讯】内地流行电子钱包,市民几乎可「一机走天涯」,但随着接受现金地方愈来愈少,未有内地电子钱包户口的游客可谓「寸步难行」,去年支付宝开通以海外信用卡增值至内地版支付宝的服务,但最初只限香港以外的游客。不过本报发现,早前支付宝已向香港用户开通上述功能。同时间腾讯(0700)旗下微信支付亦开通类似功能,容许游客以现金增值微信支付内地钱包,但只限在海南地区。

借上海银行预付卡增值 手续费5%

以往香港用户只能透过内地银行帐户增值内地版支付宝,现时香港用户只要在内地版支付宝打开小程序「tour pass」,即可申请一张上海银行的电子预付卡,用户可绑定Visa、Mastercard等海外信用卡以增值到预付卡,每次最低增值额为100元人民币,最多2000元,手续费为5%,完成增值后,用户只要打开支付页面,选用「上海银行预付卡」为优先付款方式,即可在所有内地城市进行线下消费,包括街边小店。值得留意是,用户不能将预付卡余额转帐予其他支付宝用户,预付卡余额会在90日后会自动退回海外信用卡户口。

微信支付现金增值 限海南地区

现时香港版AlipayHK支援在部分内地店铺扫码付款,但甚少街边小店的静态二维码接受AlipayHK,今次「tour pass」会支援所有支付宝网络。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表示,很多香港游客均没有申请内地银行户口及电话号码,「tour pass」无疑可以方便游客支付体验。 「tour pass」的增值方法相对迂回曲折,而且资金限制必定会在90日后会自动退回,方保侨估计,或与内地金融政策及资金流通限制有关。方保侨又称,现时Visa、Mastercard等海外信用卡在进军内地存在很多限制,今次变相协助这些支付巨头进入内地市场。


除支付宝外,早前腾讯亦与光大银行海口分行正式达成合作,港澳游客以回乡证开通微信支付内地钱包后,可亲身到光大银行的海南分行,办理充值内地钱包,完成后,香港用户可在境内购物、餐饮消费、景区购票等所有交易场景使用微信支付内地钱包。充值总金额暂限定最高1000元人民币。腾讯表示,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在监管指导下,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

资料来源:news.mingpao.com

               回主目录
(转发)用金融科技打金融防疫战
行内资讯
06日/02月/2020年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金融業紛紛伸出援手,打響金融防疫戰。從防疫期間金融政策出台及金融機構經營情況看,金融科技在助力金融防疫戰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一、金融科技成為金融防疫的重要武器

  一是政策明確支持金融機構加強科技應用。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要強化電子管道服務保障,靈活調整相關業務限額,引導客戶通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個人網上銀行、企業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支付服務APP等電子化管道線上辦理支付結算業務。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 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鼓勵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運用技術手段,在全國特別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加強線上業務服務,提升服務便捷性。

  二是金融機構多措並舉推出線上金融服務。國有銀行中,工行全面放開工行網銀、手機銀行小額支付限額,滿足客戶快速辦理資金匯劃需求,對於通過工行手機銀行進行的轉帳匯款業務實行全部免費;交行發布的26條金融服務保障中,明確表示,將充分發揮「線上貸審會」等方式的提效加速作用,充分發揮手機銀行等線上管道服務優勢,疫情防控期間適當提升手機銀行刷臉轉帳日累計限額。股份制銀行中,招行積極引導客戶使用招行企業網銀「線上貼現、線上提款」等線上作業功能,減少線下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地方性銀行中,江蘇銀行推出通過微信小程式申請線上融資服務;上海農商行宣導用戶通過線上和自助服務管道辦理相關業務。

  三是地方政府服務平台納入金融科技應用。比如,上海上線了「一網通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專欄」,通過模組優化設計,有效實現APP、公眾號、支付寶等多端聯動;杭州則推出了通過支付寶預約口罩服務,不僅提高了口罩購買效率,而且減少了接觸式傳染風險;北京大興區也推出了線上智能化平台,助提升疫情防控效果。

  二、金融科技助力金融防疫的作用機理

  首先,金融科技為政策有效傳導提供了新的載體。為做好金融支持防疫工作,截至目前,財政部、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及各地派出機構、交易所等已陸續出台十餘項政策。這些政策在傳導過程中,必須依賴銀證保等微觀金融機構發揮作用。當下,金融機構必須做好自身防疫工作,人員集中辦公顯然不妥,故以往通過人來執行的政策落實模式無法有效開展。在此情況下,金融科技為政策傳導提供了新路徑,金融機構完全可以依託自身科技平台推動政策落地。

  其次,金融科技為線上金融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當前,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金融服務需求也隨之加大。如何及時、有效、安全地提供金融服務,成為金融機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事實上,金融科技以互聯網為管道、以大數據為「燃料」、以人工智慧為「發動機」,能夠為非接觸式金融服務提供各類保障。金融機構可以運用金融科技為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薄弱主體、消費者等金融服務需求旺盛人群、公益捐贈等緊急金融需求提供快速服務。

  再次,金融科技為金融風險防控提供了智能手段。本次疫情很可能會對資產壞帳率造成負面影響,尤其會推高銀行在製造業、餐飲、旅遊、影視等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同時,由於開工延遲、訂單減少、出口受阻等,疫情也將對中小微企業正常經營造成劇烈衝擊。儘管有關部門出台了扶持政策,但銀行等金融機構仍須加強金融風險防控。金融科技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開展風控,而且能夠即時、高效、廣泛地關注潛在風險,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進一步地,金融科技為市場穩健運營提供了關鍵支撐。當下,外匯、清算、支付、徵信等金融基礎設施的穩健運營,對於保障防疫期間金融市場穩定至關重要。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要素市場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技術運用,能夠對重要基礎設施實現容災備份,有效防範突發事件造成負面影響,同時能夠對市場運行狀況做及時判斷,為相關政策制定及落實提供參考。

  三、金融科技助力金融防疫的政策建議

  一是充分依託金融科技平台進行線上辦公,減少集中辦公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一方面,金融機構自身要做好規劃,合理配備實地辦公人員,基於大數據分析推出輪崗與線上辦公制度,尤其是要提升科技類人員線上辦公靈活度。另一方面,金融機構要積極引導民眾線上自主獲取服務,為其提供操作性強、體驗度好的各類金融服務,同時視情況適當減免服務費率,提高用戶自主服務黏性。

  二是着力加強金融科技創新產品快速攻關,滿足防疫時期各項金融服務需求。當下需要重點滿足醫療、公益、民眾、企業這四類需求。在服務醫療需求上,金融機構可以與重點醫療機構合作開發基於醫療場景的存、貸、匯、轉等線上金融服務,保障醫療機構第一時間獲得金融支持。在服務公益需求,金融機構可以與權威公益組織合作,運用區塊鏈等技術開發公開、透明的捐贈平台,並應用於大額捐贈、跨國捐贈等特定場景中。在服務民眾需求上,金融機構可以重點關注農民工、大學生、老年人等群體的金融需求,運用金融科技開發針對性強的線上服務產品。在服務企業需求上,金融機構要重點關注中小微市場主體,運用金融科技提高信用貸比重、提升線上放貸效率。

  三是有序開展金融科技風控模型應用試點,優化防疫時期金融風險防控流程。金融管理部門可結合實際情況,允許實力強且具備相關條件的金融機構探索風控模型創新應用。比如,可支持金融機構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和徵信可替代數據研發線上風控模型,並在試點初期允許金融機構適當提高壞帳容忍度,以便於累積數據促進模型優化。金融機構則應當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運用科技手段進一步優化自身風控流程,探索線上「貸審放」一體化模式應用。

  四是加大疫情重點區域金融科技支持力度,為戰役最前線構築強大金融服務網絡。金融機構之間應當加強金融科技合作,通過開放金融服務平台、深化前沿技術合作、有效共用資訊數據等方式,共同打造金融防疫網路。金融管理部門則可以為金融機構間的合作提供政策保障,推動跨市場、跨行業合作向縱深發展。

資料來源:大公報

               回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