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劳俊杰 - 消费券持久战开打|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20日/06月/2022年

第二期电子消费券将于8月7日发放,由于新增PayMe和BOC Pay,因此政府开放让市民重新选择,首次领取或有意转会市民,只须于指定期间到选择平台登记,便可经由新平台领取消费券,因此新旧平台都不敢怠慢,火速推出抢客和留客优惠。

BOC Pay以银弹攻势抢客,所有登记领券用户将可获100元「转会现金赏」;新用户下载及绑定帐户或中银银联信用卡后,可获68元迎新奖赏,每推荐一人可获20元奖赏。用户人数超过270万的PayMe,除向登记用户提供指定商户的25元折扣券外,亦推出总值4000万元奖赏,包括电动车大抽奖;推荐亲友登记则双方均可获15元折扣优惠券。

两名新丁来势汹汹,原本占消费券七成份额的八达通当然还招,新客户只要绑定App,即可获30元迎新现金奖赏,另新旧客户消费及透过储印花,可获最多200元现金奖赏,并伙拍不同商场及商户提供超过100款优惠。第二大的AlipayHK,5月初已推出新「品牌Channel」,伙拍商户推出消费优惠券,用户用手机扫描线下宣传二维码更可领取10元优惠;另外亦伙拍个别商户推出专属优惠,如在新鸿基地产旗下25个商场以AlipayHK消费,满指定消费额可获最多175元奖赏。

初步可以看到新旧支付平台商采取对策略有不同,用户基础相对小的新丁为抢客不惜落重本;原有平台则倾向伙拍商户,推出鼓励用户持续消费优惠,一来是用户基础大,人人派钱所费不菲,而只向新客派钱则可能顾此失彼,得失原有客户,权衡下与商户合作推出更多元化优惠,让用户因应喜好作选择,即使花光消费券之后还愿意继续使用,未尝不是打一场持久战上策。


资料来源:

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 苹果两招开新财路|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13日/06月/2022年

苹果在上周举行的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曝光多款新产品和未来发展路向,除了iPhone和Mac机的软硬件更新,今年比较多人关注的是在Apple Pay中加入分期付款服务Apple Pay Later,进军「先买后付」(BNPL)市场,向金融领域再迈进一步。

Apple Pay Later把先买后付与苹果钱包结合,iPhone和Mac用户购物时,无论是经网店或实体商店,只要店家接受Apple Pay,用户便可在结帐时,选择先买后付,在最多6周内分4期付款。购买时先付第一期款项,之后每两周付款一次,期间不收取利息或其他费用,并于苹果钱包提供帐单汇报、还款提示、追踪商品出货进度等功能,方便用户检视、追踪并完成还款,是苹果涉足小额消费信贷重要一步。

另外,苹果宣布由7月起,开放iPhone收款功能,只要客户是以Apple Pay或信用卡支付,商户就能用iPhone嘟客户手机直接收款。由于毋须装置任何设备,比起现时通行商户要租用终端设备才能使用的电子支付系统,单是免租一项已大大降低入场门槛,预料可吸引更多小商户接受电子支付。

虽然两项新服务初期只在美国境内开放,但苹果近年致力发展和加强金融科技服务,除了于2019年时推出信用卡外,今年初收购信用评估技术初创公司Credit Kudos,显示苹果对深耕消费信货和支付系统的野心,相信很快便会陆续在其他地区推出。

先买后付和电子支付是两块大饼,苹果手机、电脑和周边设备用户基础庞大,对于用户来说,不断创新的服务可以带来更多便利和生意;但对于先买后付和电子支付平台而言,苹果这个不断扩张和巩固的生态系统,无疑是一大挑战,要及早思考如何与这个巨无霸共存了!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 IT专才千金难求|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06日/06月/2022年

近年企业加快数码转型,一直闹人才荒的IT界情况尤其严重。于过去两年疫情期间,许多传统企业无法维持传统操作,在疫情推动下加速数码转型,物流仓储、金融保险、零售等产业步伐尤其快,对员工核心能力的需求也出现明显变化,大数据、数码服务控管、网络架构等人才需求大增,令IT相关职位需求迅速大增。

一项IT人才薪酬指南发现,近年即使面对疫情及经济下行冲击,香港IT人才空缺仍以惊人速度增长,未来五年估计需要额外10万名IT人才填补缺口,超过90%公司今年会增聘IT人手。求才若渴下,纷纷以加薪留人或挖角补充人手,今年平均加薪5%至30%不等,要求年资更缩短至一至两年;但IT界离职率仍由往年平均12%,升至近24%。

香港过去着重培育金融和地产相关人才,本身就缺乏IT专才,近年虽急起直追,也追不上需求增长。各行各业招聘艰难,唯有各出奇谋,一些云端公司如亚马逊云端服务和阿里云等,已尝试提供顾问服务及折扣优惠,并举办不同讲座活动等等,用薪酬以外的诱因去吸引人才。

除了市场需求急速增长,移民潮下人才离开香港;以及海外大企业实施在家工作,本地IT人才可以透过遥距方式为外国企业打工,也令香港企业更加难请人。为免人手短缺影响业务发展,短期可先向不同IT方案服务商寻求协助,或以项目形式与外判IT团队合作,让员工可从中学习到IT技术;也可尝试以遥距工作模式聘请外地专才。

长远为了全球争抢人才,香港政府便有需要拆墙松绑和提供政策优惠,提升香港的吸引力,才有望走出人才荒的困境。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 走进NFT世界有门|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31日/05月/2022年

席卷全球的NFT「非同质化代币」热潮,最近杀到香港,知名人士相继推出NFT产品,透过网上交易平台买卖,特别是一些演艺界人士和KOL积极参与,吸引愈来愈多人关注,甚至连米线店也来凑热闹,联乘本地漫画家推出NFT慈善拍卖。

常见的NFT包括数码图像、画作、影音、短片、游戏或动画的虚拟角色及装备等,透过加密形式把原创作品放到区块链,以NFT代表拥有权进行交易,买家可以收藏欣赏,或视作投资工具,衍生出更多商机。不过,由于尚处早期发展,加上是虚拟资产本质,很多市民搞不懂何谓NFT,迄今仍是一项小众投资。

要进一步推广NFT,必须先克服普及化这道难题。近期市面转旺,外出时很高兴见到本地大发展商新世界,落重本在旗下K11 MUSEA举办大型NFT作品展,并提供导赏、工作坊、分享会等活动,把虚拟的NFT和现实世界连系起来。让大众能近距离接触NFT,从而认识区块链技术、NFT应用、NFT艺术品,引领不同背景及年龄层大众进入NFT世界。

不要小觑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从外国发展经验可见,NFT至今未发展出成熟的发行及定价机制。大大小小平台涌现,几乎人人都可以发行,撇除一些大热作品,若创作者实力不足,又或缺乏具体销售计划,容易被更亮眼的新作品取代,不少NFT项目需求下滑,价值会急速下滑。一如所有新投资产品面世,正确认识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通过这些教育性推广活动,培养足够鉴赏和分析能力,才能轻松驾驭探索下一代互联网的无限可能。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电子钱包功能大跃进|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23日/05月/2022年

科技人每年恭候盛事之一的Google I/O开发者大会,已于5月中完成。这个面向Google应用程式开发者的活动,每次都会率先发表一些将会推出的新产品,今年发表的新功能及概念中有两项吸引到笔者注意。

首先是Android电子钱包Google Pay将会由Google Wallet取代,新钱包除了提供基本的电子支付功能之外,用户还可以把实体钱包里随身携带的各式证件,如车匙、针卡、支付卡、交通卡、门券、登机证,以至会员证和学生证等电子化后放入钱包。

Google Wallet最理想的应用场景是日后办理各项手续,但要确保电子证件的真实性和认受性,背后牵涉复杂的网络操作和私稳保障考虑,必须得到政府及商业机构认同和合作,始能全面推广。由于香港在这方面发展比较慢,纵使Google今次改版包括香港地区,估计初期只会开发一些敏感性较低的功能。

如把Google Wallet整合到Google Maps,用户事先把电子交通卡放入,在使用搜寻路线功能时,地图上会同时显示交通卡和余额,方便用户了解是否需要增值。当然,八达通是本地电子支付主要营运商,双方能否达成双赢协议,将直接影响推出新功能的时机,期待政府及更多商业机构可以合作,推广智能化服务方便市民。

另外,Google披露下一代Google AR眼镜将具备即时语音翻译功能,不同国籍人士可沿用各自母语交谈,由眼镜即时翻译后以文字方式显示在眼片上,大大消除语言隔阂。走向世界大同,共容和谐社会,价钱尚未公布,但一定会是火热产品。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六强争胜用家得益|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16日/05月/2022年

政府4月初发放第一轮消费券后,市道明显转旺,不少市民早已花光手上的5000元,期待尽快收到第二期消费券。虽然政府未定出第二期消费券发放日期,但5月初率先公布新增PayMe及BoC Pay两个平台,连同八达通、支付宝香港、WeChat Pay HK和Tap & Go,一共6个支付平台可领取消费券,市民届时可选择是否转换电子支付平台收取第二期消费券。

由于被之前入选的4个平台占了先机,即使财爷陈茂波在网志讲明目标是年中开始接受登记,两名新丁一来已摆出战斗格。一向颇受年轻人欢迎的PayMe,急急推出40岁以上新用户享20元优惠券礼遇,似乎想强攻一批惯用八达通、尚未转投手机支付平台的消费者;BoC Pay更慷慨,全新客户绑定可享68元超市优惠券,成功推荐亲友使用再有额外奖赏。

由于储值上限较高,估计PayMe及BOC Pay可以一次过领取5000元;加上有两大银行作后盾,连系庞大商户网络,BOC Pay可享银联云闪付网络支援,PayMe有超过3.4万间商户,当中不乏网上商店,两大网络均覆盖多个行业,到正式派发消费券时可推出更多优惠,市民要用尽5000元消费券自然没难度。

之前受制于市民不可转会,4大电子支付平台在发放第一期消费券时,没有积极抢客。随着市场发展,两大强劲新对手入局,凭背后银行客户的基础雄厚更可配合推广,估计到暑假发放第二期消费券时,六强竞争会较去年首次推出消费券时更激烈,市民有望坐收渔人之利。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AI投资增兼出路广|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25日/04月/2022年

DSE开考,考生们都悉力以赴争取佳绩,期望能升考上心仪大学,入读「神科」。什么是神科?十个考生相信九个会答医科、法律、环球金融等,与我们考A-Level那年代一样,但这二、三十年间,随着创新科技发展,全球社会、经济和商业环境改变了很多,一些新兴领域其实也非常渴求人才。

从资讯科技、互联网、云技术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科技创新和自动化带动了新兴行业发展,也大大提升传统行业的营运效率。国际数据公司IDC最近发表的报告显示,亚太区国家在2022年将花费176亿美元(1380亿港元)用于AI系统,2025年的总投资额更将急升至约2500亿港元。至于在AI解决方案上投资最多的行业,银行业会在未来五年继续处于首位,国家和地方政府紧随其后。

罗兵咸永道去年一项研究调查也显示,52%的受访企业雇主认为,疫情后会加快AI应用步伐,高达86%的人更表示,AI技术将成未来主流。原因是企业可借助AI分析数据能够提升以下五项优势:1)更佳的客户体验;2)改善决策能力;3)创新产品及服务;4)提高成本效益;5)提升营运能力。

科技帮助企业业务提升,AI将是未来快速增长科技领域,而且在传统行业中需求极为殷切,自然要引入新技术人才。当中AI架构系统尤为重要,能够处理开发、管理及设计适合企业AI技术架构的人工智能架构师;以及能透过机器学习引入客户及市场数据,捕捉行业趋势的机器学习工程师,更是最热门抢手的两种职位。欢迎同学们快投向科技行列,成为生力军。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打折套现无赢面|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11日/04月/2022年

新一轮电子消费券首期5000元上周四发放,市民多了一笔额外收入,感觉特别醒神。由于不少商场踏入4月时已推出各式优惠,市面人流早于派发前已开始回升,市民亦有预早消费现象。紧接消费券到手是一连多天的复活节长假期,并即将迎来首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市民生活逐步复常,社交活动增加,相信能为沉寂多时的市道带来生气。

政府推出纾困措施,经济复苏有望,偏偏有人趁机渔利,近日坊间流传有网民提出折扣收购其他人的消费券,声称帮助市民将消费券套现,但食水深至5000元消费券只可折现3500元,变相打个七折。此外,有一些不法之徒走法律罅,在社交媒体游说市民前往特定店铺购物或找人陪同前往购物,随即以折扣价现金回购产品,营造虚假买卖以达至套现目的。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诱惑,大家必须拒绝及小心,折价出售套现不仅损失差价,最重要是官方讲明消费券不可套现,买家又列明必须预先登记,不合法之余亦有可能导致你的资料外泄,万一付出消费券后对方走数,自己也不敢报警追讨。至于和他人协议虚假买卖来套现,双方均有堕入法网之嫌,小心为上。

比起折价出售,精明的消费者应格尽各商场及商户提供的优惠,赚取优惠,倍大消费券的价值。若打算用来帮补日常开销,可多留意四个支付平台自家推出的优惠,不少都是与一些民生消费商户合作,如有电子钱包推出折扣礼券,可买到不同零售、餐饮优惠券,同样可放大消费额。由于不同平台与不同商户合作,市民可参考各营运商今期的推广活动,在第二期消费券登记时,选择更适合自己消费习惯的支付工具。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借力打力推数码货币|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04日/04月/2022年

上星期讲美国研究数码美元,许多人以为是很遥远的事;但中国自2019年底已陆续在多个地区试用数码人民币,并于今年北京冬奥广泛使用。随着1月初数码人民币试点版App正式在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等应用商店上线,数码人民币离普及使用仅一步之遥;最值得留意的是营运机构除了原来7家银行,还包括蚂蚁集团旗下网商银行(支付宝)以及腾讯微众银行(微信支付)。

一些习惯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人会问,我们不是一直都在用电子货币吗?数码人民币有什么不同?首先是本质上的分别,数码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价值与现金相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则是电子钱包,一个空的钱包什么都买不到,必须先放入钱,数码人民币是钱包里面装的钱。

虽然,有观点认为数码人民币可能会取代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但随着试点推进,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直积极参与,提供不同应用场景,在设计、研发、营运等环节给意见。这次得以接入数码人民币App之中,印证两者发展相辅相承。

事实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发展成熟,多年来建立起一个完整生态圈,不同行业可以参与这个生态圈,亦有不同增值服务方便用户使用,许多人购物、出行、生活、旅游等都是一站办妥。数码人民币要快速推广,接上支付宝和微信生态圈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而截至目前已经有美团、京东、小米商城等50多个平台支援数码人民币,所以一如现金、信用卡、电子钱包可以并存,数码人民币并不是要取代任何人付款方式。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
(转载)劳俊杰- 电子钱包取代信用卡|易付+营商
行内资讯
28日/03月/2022年

市民望穿秋水的首轮电子消费券即将发放,有传最快会在4月7日发放首期5000元,相信定能如去年般推动消费上升;同时进一步提升储值支付工具在电子支付市场占有率。

金管局3月中发表的储值支付工具及支付卡统计资料显示,去年第四季包含各类电子钱包及八达通储值支付工具,帐户总数达6642万个,按年升3.9%;总交易金额805亿元,按年升32.6%。

期内储值支付工具总交易金额中,424亿元为销售点消费支付,按年升76.5%,很明显受惠去年10月和11月发放第二期消费券,多了市民改用储值工具支付一些平时用现金或信用卡支付交易。反之截至去年底在市面流通的信用卡总数为1905万张,按年跌1.6%;第四季信用卡交易总额1983亿元,按年升17.1%,增幅落后储值支付工具。

另外,金融服务商FIS旗下Worldpay发表《2022年全球支付报告》也指出,政府去年发放电子消费券加快了电子支付在香港的应用。与2020年比较,去年电商交易按交易额计算,电子钱包支付按年升4个百分点至33%,信用卡虽然仍占43%,但按年跌2个百分点;到店支付方式方面,电子钱包支付也上升了2个百分点至24%;信用卡则下降1个百分点至55%。

Worldpay预计至2025年,电子钱包可取代信用卡成为本港首要电商支付方式,交易额占比可达四成,信用卡则只占37%;同时预测电子钱包将成为香港增长最快的店内消费支付方式,于2025年占总交易额36%,用电子钱包取代信用卡不是梦,各大小商户老板你们准备好未?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