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于两年前发出8个虚拟银行牌照,迄今半数虚银已推出可用于签帐购物的扣帐卡(Debit Card),向用户提供最少1%回赠,指定网上商户则为5%至8%、甚至高达10%以上,目标明确指向正迅速增长的网上消费电子支付市场。
扣帐卡并非新鲜事物,传统银行发出的户口卡或提款卡,一般附有EPS功能,用户签帐购物时直接从指定户口扣数,其实也是一张扣帐卡。不过,因大部份银行卡都是开户时附送,没有出卡的迎新礼品,用于消费时储分回赠等优惠也不及信用卡,本地零售电子支付市场才一直由信用卡主导。
反观欧美,扣帐卡一直以来都有市场,主要原因是不涉信贷,申请时毋须入息证明,银行亦不需要参考信贷纪录,适合一些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主妇或新移民等,让这些消费者也享受回赠储分的乐趣。如eftPay最近便与美国Discover Global Network合作,把其发现卡(Discover Card)及大来信用证(Diners Club)网络,接入因应本地零售商需要而设计的「e+Pay」服务,前者便是一款在美国广受欢迎的扣帐卡,持卡人日后无论亲身在港购物都能无缝衔接。
随着愈来愈多消费者接受网购,电子商务全球化加速,虚拟银行之所以力推扣帐卡,除了看中用户消费前要先入钱,有助吸纳存款;更重要相信是以扣帐卡为切入点,乘着疫情下消费模式转型,网上购物可望与实体店平分秋色,抢攻快速增长的网上零售支付市场。
资料来源:hd.stheadlin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