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名家時評】香港經濟前景樂觀 做足準備去除風險
最新消息
20日/06月/2023年

今年香港首季GDP同比增長2.7%,一改去年全年連續四季的負增長。特首李家超表示,消費券合計注入超過300億元購買力,相信有助支持零售市道復甦。雖然市場對香港經濟前景表示樂觀,不過現時香港經濟離疫情前的水平仍有一段距離,各行業的人手有待補充。香港還需在多方面鞏固實力,制定長遠發展藍圖,做足準備防範外部因素衝擊,使經濟繁榮景象得以持續。

政府今年再推出兩期消費券計劃。過去派發消費券的經驗證明了,消費券刺激經濟的效果,是比直接派發現金好得多,因為消費券設使用期限,市民要在指定日期前使用,避免了直接派發現金後,市民將之儲蓄不消費的情況出現。

經濟見底回升

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出現正增長,多家外資大行都樂觀認為未來升勢會持續,其中美國高盛預測,今年全年香港經濟增長可以達到6%。特首李家超也預計今年第二季經濟會比第一季好。差餉物業估價署發表的私人住宅樓價指數也顯示,今年首4個月本港私人樓價節節上升,總升幅約5%,相對於去年全年下跌20%,是有所起色,不少地產界人士都認為這是明顯的見底回升之勢。

不過,去年香港經濟連續呈負增長,壓低了統計基數,因此今年經濟有顯著增長,市場也是不感意外。反而大家的關注點,是香港經濟狀況能否在短期內回復到前年或疫前的水平。

舉個例子,今年本港私人消費增長尤其突出,達到12.5%,理由是去年香港仍處於疫情之中,尚未與內地和海外全面通關,食肆和公共場所仍然實施各類防控措施。去年底開始,特區政府陸續解除防疫限制,市面出現報復式消費,不少旅客都趁復常通關之際來港旅遊,私人消費也因此飆升。但是,這股熱潮只屬短暫,在第二季、第三季,繁榮景象能否繼續,仍有待觀察。

內地經濟在第一季之後開始受壓,值得本港市場注視。今年5月,中國出口以美元計下跌7.5%,就算以人民幣計也下跌0.8%,至於進口貨值也同時下降。在這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按道理能提高中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即使以美元計的出口值下跌,也無損中國出口市場獲利。不過現時的情況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值同樣下跌,反映出世界各地的經濟環境皆不理想,無力進口中國產品,消息對中國來說是相當不利的。內地出口下降,拖累香港轉口貿易,同時也導致內地經濟放緩,內地旅客到臨香港的意慾也會受到影響。

補充人手善用勞動力

要推動香港經濟進一步增長,最重要的是使香港經濟活動恢復至疫前水平。三年疫情改變了香港經濟結構,不少人在疫情期間失業或轉行。現在疫情過去,市場一時間未能招聘到足夠人手,例如香港的航空公司地勤、空中服務員的人手,至今仍然短缺,迫使航空公司削減航班;旅遊車司機人手也是有待補充,以提升旅行社接待能力;多個基建在疫後啟動,但建築工人人手不足,工程難以如期竣工。有人建議輸入外勞,不過社會至今還沒有就此達成共識。種種現象,使經濟復常遇到阻力。

此外,美國加息周期很可能仍未結束,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一定風險。在外國經濟風險持續未能消退下,本地多家銀行已開始收緊貸款,企業壓力也在逐漸增大。

總的來說,今年香港的經濟前景樂觀,但仍須做好風險防範措施。當務之急,是要盡早定好輸入勞動力的方案,制定交椅洲人工島和「北都區」建設規劃,引入外來人才支持香港未來發展。本港經濟若可在多方面未雨綢繆,美好的明天就會來臨。

 

資料來源:wenweipo.com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