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易付+營商——虛幣走入大眾視野
Industry Information
26/04/2021

  2009年首隻虛擬貨幣比特幣面世,最初比特幣在科技達人圈較為流行,但隨著近年不斷有新成員如以太幣、狗狗幣加入,並開始步入大眾視野,比特幣價值因而水漲船高。近期電動車龍頭Tesla更接受比特幣購買電動車,將虛擬貨幣應用推至新台階。

  虛擬貨幣並非法定貨幣,但能夠進入投資者法眼,其屬性與一般法定貨幣確實有相似之處,法定貨幣具有可儲存性、可交易性、稀缺性及大眾接受特點,這些都是大多數虛擬貨幣所具備,例如比特幣發行上限為2100萬枚,本身具有稀缺性,法定貨幣可視乎經濟情況而增發,造成惡性通脹。隨著網絡技術不斷發展,虛擬貨幣交易亦愈益安全可靠,對推廣電子支付有一定裨益。

  最初虛擬貨幣不獲政府鼓勵,中國於2018年更禁止其境內交易,但隨著數碼貨幣認受性不斷提高,去年美國兩大支付平台Paypal及Square先後加入支援虛擬貨幣支付行列,基金巨頭富達投資亦推出虛擬資產管理服務,在愈來愈多金融機構加持下,市場投機虛擬貨幣有增無減,監管機構於是將虛擬資產視為另類投資,繼而加強監管其市場風險。

  今年以來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價格大幅波動,雖然有人獲利,但也有不少高追投資者蒙受損失。隨著美國最大虛擬貨幣交易所Coinbase於本月中上市,顯示比特幣等虛擬資產已與一般證券資產受大眾重視,但也意味其受政府監管力度將愈趨嚴厲。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商戶裝機迎消費券
Industry Information
19/04/2021

  政府全民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終於有眉目,日前宣佈將經由八達通、支付寶香港及WeChat Pay HK、拍住賞等四個電子支付工具協助發放,提供很大誘因推動小商戶積極使用電子支付。

  部份中小商戶一直以現金交易為主,未有採用電子支付,主要原因是手續繁複,而且收費繁多。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由於派發總額高達360億元,商戶拓展電子支付意欲大增,近期公司接獲服務查詢大升,大批中小企主動了解,如何才能受惠電子消費券計劃。

  為鼓勵更多本地商戶參與計劃,四間獲選的電子支付營辦商,均同意盡量減免本地商戶安裝及使用相關支付工具費用,如豁免新商戶申請流動收款機費用和租機月費、調低交易費用等,降低商戶使用成本。商戶要「趕上」電子消費券潮流,最簡單只採用一、兩個支付方式裝置,簽約至安裝完成約需一個星期。不過須留意有關單一支付方式服務,均講明大部份豁免或優惠,有效期只是至消費券計劃結束。

  一些商戶純粹為應付電子消費券不打算長用,亦不想安裝太多收款機,傾向選用滲透率最高的八達通,卻忽略各支付工具營辦商在龐大競爭下,必定會推出各種優惠吸引消費者,尤其是近年大舉進軍香港的電子錢包,一向擅長打優惠戰,今次必定乘勢搶攻消費者,如商戶獨沽一味,可能會錯失不少生意。

  筆者建議,商戶在挑選營運商宜作長線投資,一些只按每筆交易金額收取定額佣金,能支援多種電子支付的系統,長遠或許是更合理選擇。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八達通等4間營辦商助派5000元消費券
Industry Information
13/04/2021

政府表示,已甄選4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協助推行消費券計劃。

該4間的儲值支付工具,包括支付寶香港(AlipayHK)、八達通、香港電訊(06823)旗下Tap & Go拍住賞及WeChat Pay HK。政府正與相關營辦商商討各項細節安排,包括系統設計、詳細流程等,並會盡快公布發放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計劃詳情,目標是在暑假期間開始接受登記。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在物色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時,考慮了一籃子因素,包括儲值支付工具的普及度、使用的方便程度、商戶覆蓋面,及營辦商的相關經驗和配套、籌備所需時間等,亦徵詢金管局的意見。

這些儲值支付工具目前涵蓋的本地零售、飲食及服務商戶分別約有3萬至10萬家。為鼓勵更多本地商戶參與計劃,政府已與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商討便利及支援本地商戶使用電子支付系統的安排。各營辦商已同意盡量減免本地商戶安裝及使用相關支付工具的費用,以及處理以消費券付款的手續費。

陳茂波表示,各營辦商亦會因應其運作模式及商業安排,把由消費券所得的額外收益,以不同形式回饋商戶或消費者,並會舉辦各項推廣活動,鼓勵消費。

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洪丹毅表示,很高興獲政府甄選為協助推行消費券計劃的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之一,協助香港中小商戶通過電子支付拓展業務,發揮消費券提振經濟的「倍數效應」,推動本地經濟復甦。將繼續與不同的持份者合作,攜手促進香港的流動支付發展,讓更多用戶享受WeChat Pay HK安全、便捷的流動支付服務。

香港電訊表示,將全力支持政府推行的消費券計劃。香港電訊集團董事總經理許漢卿稱,香港電訊致力推動電子流動支付發展,以配合新常態下的消費及營商模式,讓市民及商戶盡享安全及便捷的購物及支付體驗。為配合政府推行的消費券計劃,會為商戶提供費用寬減及推出多項優惠予廣大市民,包括豁免Tap & Go二維碼交易及安裝費用,調低Mastercard及銀聯交易費用等。

八達通稱,很高興獲甄選為推行消費券計劃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之一,八達通會全力配合政府,推動便利市民和商戶使用消費券,以惠及社群及深受疫情打擊的相關行業。八達通希望盡力協助新商戶安裝八達通以受惠於消費券計劃,亦會減免本地中小企商戶安裝相關裝置的費用。

AlipayHK表示,公司獲選為協助推行消費券計劃的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之一,對此表示歡迎,AlipayHK用戶可利用電子消費券於全港超過10萬家本地合作商戶消費,並將享有額外優惠,貫徹公司一直致力為港人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務平台,亦幫助商戶提供簡單、低成本的營商方式,帶動生意的初衷。為協助政府最大程度地發揮消費券帶動本地消費的功能,商戶可免費申請「商戶碼」,同時指定商戶更可於即日起至消費券有效期間獲減免交易費。

 

資料來源:hkej.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華為進軍手機支付
Industry Information
12/04/2021

  華為近日收購內地一間電子支付公司,成為繼小米後,第二間擁有內地支付牌照的手機商。由於擁有兩億多手機用戶基礎,華為未出招已被視為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強勁對手。華為剛收購的深圳訊聯智付網絡,2014年已取得支付牌照,主營業務包括網絡支付和流動電話支付。華為過去曾多次表示不會申請支付牌照,如今藉著收購取得牌照,證明電子支付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網絡支付和流動支付一直是三大類型支付業務中含金量最高,內地流動支付快速發展,去年新冠疫情後更是全面普及,網購、銀行轉帳、支付保險費、交通等無一不可透過智能電話支付。

  華為近年已佈局流動支付領域,夥拍多間商業銀行拓展Huawei Pay業務,提供與Apple Pay、Samsung Pay等類似的手機支付服務,透過手機NFC技術,可以應用在乘搭巴士、綁定金融卡支付、Huawei AI Pass、會員卡等,覆蓋超級市場、商場和餐廳等,在帶有Huawei Pay和銀聯閃付標誌的商戶,享受一拍即付的消費體驗。

  目前在中國流動支付領域,微信和支付寶兩大支付App佔據絕對優勢,華為以手機作為導入點,如果能將「手機-支付App-付款」三步縮短為「手機-付款」兩步,簡單方便並可增強安全性,或能吸引用戶轉用其電子錢包,打破壟斷局面,開拓出新的業務引擎。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數碼貨幣利電子支付
Industry Information
29/03/2021

  近年新經濟板塊備受投資者追捧,證明數碼世界愈來愈舉足輕重。網上購物的便利,加上疫情關係,造就「無接觸經濟」如雨後春筍,但這虛擬世界大拼圖始終少了最關鍵一塊,就是數碼貨幣,如今全球央行正試圖補上這個空缺。

  全球電商業務得以蓬勃發展,電子支付確實功不可沒,但這並不代表真正數碼貨幣,電子支付交易仍然是網上進行。要發展如同現金購物場景,需要由央行直接發行數碼貨幣才可。有了數碼貨幣,首先受惠自然是電子支付市場,至少交易的媒介有多一項選擇。

  在推廣數碼貨幣應用,中國人民銀行可謂走得最前,去年於多個城市對數碼人民幣進行測試。內地更以北京冬季奧運為目標,要在兩年後讓數碼人民幣達成「圍繞冬奧全場景消費」。

  香港毗連內地,可以預計本港很快引入數碼人民幣。金管局早前透露,正與內地合作測試數碼人民幣(ECNY,前稱DCEP),日後可望為訪港內地旅客和港人北上消費帶來更大便利,冀下一步可邀請更多銀行及客戶參與,長遠會研究接入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讓港人在內地也可增值應用錢包,待內地完成試點工作後在全國推行,香港亦會正式推出。

  目前全球央行的數碼貨幣仍在測試階段,要全面推出或要一至兩年,人民銀行已派定心丸,數碼貨幣不會替代現金地位。然而隨著電子支付工具應用普及與消費習慣改變下,相信使用現金進行小額交易會逐步式微,未來我們可以忘記帶現金,但一定不能漏帶智能手機。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馬死落地行
Industry Information
22/03/2021

  筆者早前跟一位做批發生意的朋友飯聚,原以為一直做餐廳客的他,疫情下應比較清閒,沒料實情剛好相反,朋友大呻不少食肆捱不住結業,連累他的批發生意差了很多,為了開源嘗試「染指」零售,開拓其他推廣及銷售渠道,霎時間忙得不可開交。

  由專注批發生意到進軍零售,客戶對象和消費模式完全不同,既要開門店、搞網站、設計小程序等,又要參加一些大型展銷和市集,增加品牌曝光率和親身接觸客戶機會。由於每一個渠道都有很多申請和手續要辦,單是如何處理零售客戶付款已大有學問,教朋友感到煩人又繁瑣。朋友做批發時,客戶結帳主要依賴銀行轉帳、入數及月結等收款方式;如今面向零售客戶,尤其網購和手機小程序,客戶人數多、定單銀碼小,舊收款方式不夠方便,變成要申請電子支付服務。

  不過要新增不同的電子支付方法需要增設多部卡機,不少收款平台都設有手續費,作為老闆當然希望將營運成本降至最低,不太可能自行處理申請多個電子支付服務戶口。近年新興的「聚合支付」服務正合其需求,開一個戶口就能「一機在手」,為顧客提供十多種支付模式,一些服務供應商更支授WiFi和3G/4G網絡,可於不同場景使用,為經常要做展銷的小商戶省卻不少煩惱。

  由於朋友希望能同時發展多個平台,故此筆者特別提醒他,應該考慮選擇一些能包羅流動支付方案、新零售方案、推廣方案及網絡支付方案的服務供應商,尤其是要注意交易安全,幫助他在逆境中把握機遇。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電子支付大勢所趨
Industry Information
15/03/2021

  持續一年多的新冠疫情,改變香港人的消費習慣,同時帶挈電子支付普及起來。美國金融服務技術公司FIS旗下Worldpay最新發佈的《2021年全球支付報告》顯示,疫情至今香港以現金結帳比率急劇下降,去年香港現金交易佔店內消費額僅9%,比前一年同期下跌17%,電子支付逐步取代現金,成為店內付款首選。

  報告指出,香港人慣用的信用卡、八達通、AlipayHK等電子支付交易量穩健上升,信用卡仍是本地人在實體店內付款首選,佔總交易額高達56%。新冠疫情令商戶更重視網上生意或踏入網購行列,報告預測電子錢包最終將取代信用卡,成為本地消費者在實體店面或網上購物的首選支付方式,於2024年佔總成交額37%,現金支付將僅佔店內交易額1.6%。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電子支付,除了早前資助街市租戶安裝電子支付系統外,財爺上月提出向每位合資格港人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正會為電子支付發展提供新體驗。於消息出台後,我們收到商戶查詢電子支付系統服務來電較往日高出8至9倍,大小商戶均希望為迎接電子消費券做好準備。以往不同電子支令須安裝各自收費機,費時失事而且收費高昂,近年我們致力提供聚合式電子支付服務給商戶,一部終端機可支援十多種電子支付方式,具有「一機多付」功能,可讓商戶更便捷收款,令市民愈來愈習慣無現金消費。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虛銀安全毋須擔心
Industry Information
08/03/2021

  為趕上全球FinTech潮流,金管局去年共發出8個虛擬銀行牌照,部份虛銀初期以較高活期息作招徠,近期行業競爭已轉移至服務質素上。自今年3月起,與香港AlipayHK同系的螞蟻銀行(香港),將首2萬元的活期息,由約2.5厘微降至2厘,但仍較幾乎無息,甚至出現小額存款被傳統銀行徵費強得多。

  以高息攬存,其實只是虛銀業務推廣一種策略。虛銀沒有實體分行,客戶多以手機App與銀行溝通,對於成長於流動科技的Z世代年輕人,擁抱虛銀完全沒任何隔閡,但年長客戶似乎對虛銀持審慎態度。但從長者近年逐步接受電子支付,懂得精打細算如何索取購物優惠,筆者相信,當老友記對虛銀運作有更深入認識後,虛銀在本地銀行業將扮演重要角色。長者對虛銀取態審慎,不外乎擔心網絡保安,一旦自己帳戶出現問題,不知道應到甚麼地方求助;二是傳統分行會安排客戶經理處理客人查詢,但虛銀也設有客戶熱線查詢,在這方面實際與傳統銀行無異。

  虛銀與電子支付都屬於網絡金融服務,既然電子支付都可以克服,虛銀亦沒有太大問題。與電子支付一樣,長者可利用轉數快將資金轉入虛銀戶口,或將虛銀戶口與傳統銀行戶口捆綁連結,有些虛銀如富融銀行,甚至可以連接電子支付工具消費,只要每次交易都需要雙重認證核實,過程其實安全。

  若長者發覺使用虛銀服務時交易有異,同樣緊記第一時間通知虛銀和報失,並找到可信任的家人幫忙遙距登錄,又或通過手機號碼重新取得密碼,情況與處理電子支付問題交易無大分別。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電子支付安全釋慮
Industry Information
01/03/2021

  《財政預算案》提出向每位合資格港人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除了帶動本地消費外,也為電子支付發展提供新機遇,尤其是在銀髮社群推廣電子支付應用。過去一年大家為避免病毒傳播,都不願接觸現金,更樂意使用電子支付。根據金管局數據,去年首三季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及八達通等儲值支付工具,交易額逾1600億元。

  有時筆者見到老友記在超市門外研究電子錢包功能,有哪些優惠可以掃QR Code索取,長者在這方面並不落後於年輕人。其實使用電子支付好處多,貨銀兩訖時不用數鈔票,所有交易記錄一目了然,筆者也希望趁此釋除長者疑慮。

  申請電子錢包戶口手續簡便,只要一個電話號碼和身份證明,填寫登記資料後,啟動帳號並設置支付密碼,確認後便完成申請。但記得使用一個易記的密碼,而且切記不要使用自己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及生日,這樣便不容易讓人盜用。電子支付可以增值,或與信用卡及銀行戶口捆綁連結,每次交易都需要雙重認證核實,所以支付過程非常安全。如果飯聚結帳採用AA制,便可使用人與人間的匯款功能,交易零頭都可過數。

  長者可能擔心使用電子支付時受騙,若然發覺交易有異,緊記第一時間通知電子錢包營運商和報失,並找可信任的家人幫忙遙距登錄,即時封鎖電話電子支付功能,以免再有損失。

  即使找不到密碼亦不用慌張,因為有一些雙重認證,可以通過你的手機號碼重新取得密碼,做到上述要點,使用電子支付便萬無一失。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開舖七件事(下)
Industry Information
22/02/2021

  上期說到開舖第五至七件事,是資金周轉、銷售(POS)及支付系統,但這幾項與其是開舖有關,不如說是營運一盤「生」意。受疫情影響,餐飲業務首當其衝,老友說現在堂食根本難以回本,反而外賣成為救命草。托賴早年將餐飲業務電子化,建立銷售(POS)及支付系統,由點餐分發到廚房處理點餐,整個流程全面簡化,減低成本之餘,未來擴充業務及建立會員制都具有彈性。

  說起業務電子化,老友建議選擇銷售POS系統時,可以選一些支援雲端系統,最好兼容Windows、Android及iOS平台,並且界面要容易上手,方便自行設定產品組合或調整價格,最好可以配合自助點餐功能(堂食及外賣)、庫存管理、數據分析等功能,才能在急速發展的市場中保持彈性。

  在支付系統方面,他採用聚合支付服務,一部卡機即可收到不同的主流電子支付方式,支援信用卡、電子錢包及八達通,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顧客少付現金、多拍卡付款,衛生之餘亦省卻每日處理大量現金的瑣事,大大縮短每日收舖對數的時間,最近更透過支付公司新推出增值服務,幫助推廣生意吸引消費。他慨歎早年做老闆,樣樣要落手落腳做,直至業務電子化後,多了時間專注擴展業務,現在才有做老闆的感覺。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