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勞Show支道——WhatsApp增流動支付
Industry Information
22/06/2020

  全球最受歡迎的即時傳訊程式WhatsApp剛推出支付服務,首個開放地點為巴西。WhatsApp早前已在巴西及印度推出商家目錄功能,讓商家能在WhatsApp平台上介紹商品,現在則於WhatsApp上整合facebook Pay,讓消費者可直接在WhatsApp上結帳,用戶只需要於聊天室內,就可以直接將款項轉帳予對方,用法簡單直接,有助推動數碼經濟發展。

  facebook去年11月發表全新的支付服務facebook Pay,當時facebook宣佈將把facebook Pay,整合到旗下所有服務中,涵蓋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今次WhatsApp新增的支付功能,就是建基於facebook Pay。用戶只須輸入一組六位PIN碼或選用指紋驗證,即可啟用付款功能。

  WhatsApp目前全球擁有超過20億用戶,印度為第一大市場,擁有4億每月活躍用戶,巴西則位列第二,擁有超過1.2億每月活躍用戶;同時巴西有逾1000萬間中小企業,使用通過WhatsApp Business構建產品目錄,如今加入支付功能,令系統配套更完善,客人便可以在App內完成瀏覽商品、查詢服務以至支付等流程。

  簡化電子付款方式可協助更多企業進入數碼經濟,同時為不同商戶企業增長創造新機會。相信facebook Pay功能會不斷加強,期待facebook Pay早日引入香港,為大家創造更多生活便利和商機。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勞Show支道——普及金融加速派錢
Industry Information
15/06/2020

  電子支付界最近的矚目大事,必定是八達通加入Apple Pay行列,消息盛傳已久,如今正式落實,是一眾「果粉」的天大喜訊!新功能可以在iPhone和Apple Watch上使用,支援全港三萬多個零售點,包括超級市場及便利店。

  另外更設有「特快交通卡」模式,用戶可使用以上智能裝置,毋須Face ID、Touch ID或密碼解鎖,「嘟」一下就完成付款,暢通無阻乘坐交通工具之餘,所有交易詳情和結餘,會即時顯示於裝置屏幕上。

  八達通為了爭取更多使用者,同時加大優惠力度,與多間銀行合作推出信用卡。另外申請自動增值服務,也可賺取銀行信用卡積分,達至多方共贏。針對香港人最關心的安全及私隱問題,八達通亦強調Apple,不會儲存任何可以追蹤到用戶身份的交易資料。若iPhone或Apple Watch不慎遺失或被盜,亦可透過尋找App為iPhone或Apple Watch啟動遺失模式,並停用Apple Pay。其實日本及內地等地的交通卡,早在數年前已加入Apple Pay,如今八達通加入Apple Pay行列並非新鮮事,技術相當成熟。

  Apple Pay加入八達通,為電子支付平台掀起戰幔!同期Huawei Pay、Samsung Pay等推出多項優惠吸客,戰況勢必愈演愈烈!另外在電子支付普及使用方面,憑藉Apple流動裝置在香港的普及程度,加上八達通高企的市場滲透率,透過這個嶄新平台,相信香港電子支付發展,必定疾速飛躍!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勞Show支道——Apple Pay八達通強勢登場
Industry Information
08/06/2020

  電子支付界最近的矚目大事,必定是八達通加入Apple Pay行列,消息盛傳已久,如今正式落實,是一眾「果粉」的天大喜訊!新功能可以在iPhone和Apple Watch上使用,支援全港三萬多個零售點,包括超級市場及便利店。

  另外更設有「特快交通卡」模式,用戶可使用以上智能裝置,毋須Face ID、Touch ID或密碼解鎖,「嘟」一下就完成付款,暢通無阻乘坐交通工具之餘,所有交易詳情和結餘,會即時顯示於裝置屏幕上。

  八達通為了爭取更多使用者,同時加大優惠力度,與多間銀行合作推出信用卡。另外申請自動增值服務,也可賺取銀行信用卡積分,達至多方共贏。針對香港人最關心的安全及私隱問題,八達通亦強調Apple,不會儲存任何可以追蹤到用戶身份的交易資料。若iPhone或Apple Watch不慎遺失或被盜,亦可透過尋找App為iPhone或Apple Watch啟動遺失模式,並停用Apple Pay。其實日本及內地等地的交通卡,早在數年前已加入Apple Pay,如今八達通加入Apple Pay行列並非新鮮事,技術相當成熟。

  Apple Pay加入八達通,為電子支付平台掀起戰幔!同期Huawei Pay、Samsung Pay等推出多項優惠吸客,戰況勢必愈演愈烈!另外在電子支付普及使用方面,憑藉Apple流動裝置在香港的普及程度,加上八達通高企的市場滲透率,透過這個嶄新平台,相信香港電子支付發展,必定疾速飛躍!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現金播毒溫床 電子支付疫境受捧
Industry Information
03/06/2020

新冠疫情下,現金支付的安全性受到質疑,令電子支付在本港更為人接受。但要鼓勵商戶再進一步無現金化,或仍需各平台推優惠作誘因。

電子錢包用戶 疫市反升

八達通公司昨日宣布,正式在iPhone及Apple Watch的Apple Pay支援加入八達通,卡內登記優惠、交通工具月票及積分等都可轉移到智能手機或手錶上。

Samsung Pay亦在本港提供Smart Octopus,可用於今年推出的Galaxy S20系列5G手機,只要手機在手,即可乘坐公共交通、購物、繳費及出入屋苑門禁系統。

新冠疫情相信可為本港電子支付發展帶來契機,電子錢包Alipay HK指今年2月透過平台繳付電費及煤氣費等的用量,較去年12月錄得雙位數升幅,整體活躍用戶人數達50萬,部分食肆逾5成生意來自手機支付外賣。八達通的O! ePay好易畀電子錢包的用量,亦分別在今年1月及2月錄得20%及30%的增幅。

接觸現金後 世衞籲盡快洗手

現金如硬幣及紙幣因經多人之手,會否增加傳染病毒風險?澳洲昆士蘭大學學者指,新冠病毒可在不銹鋼及塑膠等堅硬平面存留最多72小時。但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Marilyn Roberts表示,透過現金傳播病毒的風險較低,除非在接觸病毒後直接觸碰眼、鼻及口部,世衞強調接觸現金後應盡快洗手。

相比現金支付,電子支付的零接觸特點在疫情下,或較能令人放心。世衞曾表示,病毒有機會透過現金散播,建議各國轉用零接觸支付方式。沙特阿拉伯因此在今年4月要求當地所有實體商店在5月10日前,為顧客提供電子支付選項,旨在減少接觸現金。

商戶無現金化 推優惠添誘因

在本港,八達通在疫情期間已為街市檔主引入商用版應用程式,幫助小店接受電子支付。商戶毋須安裝八達通讀卡器,檔主透過手機接收款項即可,且截至今年6月底更可獲豁免首半年費用。

本地電子支付若要持續推廣,平台或可提供更多優惠,鼓勵商戶採納,讓市民消費過程更安全及便捷。

資料來源:hket.com

               Back to Menu
(轉載)勞Show支道——交通拓多元化支付
Industry Information
01/06/2020

  過去20多年來,香港交通業的電子支付方式,一直以八達通為主導。近年電子錢包愈趨成熟,自港鐵批出入閘機支援電子支付乘車服務合約後,市民開始關注何時才能普及。自去年有部份小巴路線支援以AlipayHK付車資後,龍運巴士亦開始提供多元化電子支付服務。

  龍運巴士年初起於部份路線測試有關系統,直至上月底正式於旗下所有巴士提供。該系統支援多項電子支付方式,包括非接觸式信用卡、Apple Pay等手機支付方式,也可使用AlipayHK易乘碼,雲閃付的QR Code等支付方式繳付車資,付款成功後會有響聲提示交易完成。

  該收費器上提供車資更改的按鈕,方便小童及長者繳付半價優惠車資。系統也支援轉乘優惠,乘客只須使用同一張信用卡或支付帳戶付款便可。但讀者要注意的是,暫時其他電子支付方式,未能享受「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2元乘車優惠,只得八達通可以,或許是因為推出初期,或涉及其他複雜計算,而未能包括其中。愈趨激烈的電子支付市場,八達通也適時拓展其他功能,近兩年積極開拓中小企的市場、與Mastercard合作推出虛擬預付卡拓展線上支付的服務。

  面對交通業開放更多電子支付方式,以及港鐵於年尾啟用QR Code掃碼入閘功能,相信短時間內未必能改變使用模式,畢竟市民多年的習慣及優惠覆蓋層面也是考慮之一。但隨著有更多參與者加入,促使各電子支付服務商提供更多元化服務。筆者估計,下一浪將會是自助模式的電子支付服務,以及使用P2P方式的增長,或會使零售業有所改變。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勞Show支道——fb新功能助攻網售
Industry Information
25/05/2020

  社會大眾消費模式改變,網絡銷售增加,社交平台巨頭facebook推出電商服務facebook Shops,助商戶重整旗鼓,搶攻網售市場!facebook目前全球有超過1.6億小企使用,現主攻網售,可謂直接跟eBay及Amazon等平台較勁,網購世界定必十分熱鬧!

  facebook最近進行一項調查,發現中小企由於缺乏可用資產,在疫情期間所受影響,較大型企業更為嚴重。同時八萬多名中小企老闆中,只有近一半表示在裁員後,未來會重新聘用這些員工,意味超過一半中小企,會在疫情後縮減營運規模。對facebook而言,中小企佔他們的廣告收入一大部份,因此facebook集中資源助中小企渡過難關,救人亦可自救。

  facebook Shop可說是一個「超級應用程式」,具備通訊、購物,甚至是支付功能。透過Shops,facebook及Instagram專頁免費變成網店。當facebook用戶瀏覽企業專頁,可看到它們促銷的商品。企業亦可自行設計虛擬商店門面,甚至利用虛擬實境技術,讓客戶試用產品。

  facebook強化商店功能,利用極為龐大的用戶群,給合推廣銷售,以及各式互動推廣,打造網購王國,提高消費者參與度以及廣告銷售收入,幫助中小企之餘,亦為自身創造更大價值。facebook的重大舉動,除了證明挽救中小企,穩定消費市場的重要性外,亦明確未來消費模式的發展動向。消費模式將有重大改變,大家要做好準備,好好把握轉變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勞Show支道——FinTech安全教育
Industry Information
18/05/2020

  近幾個月大眾生活方式改變及防疫意識加強,相應消費及付款習慣也隨之更改,從不同機構所公佈的數據及媒體報道,都指出大眾少用現金、多用電子支付及其他金融科技,減少接觸及便利生活。

  「轉數快」公佈最新數據,截至今年首4個月,已錄得超過83萬個新增帳戶登記,平較每日處理26.4萬筆交易,兩項數據較上年底分別增加21%及近60%,使用範疇也由個人對個人支付,擴展至零售支付、繳付帳單等層面。此外,Mastercard在19個國家,以網上訪問形式收集約1.7萬名消費者意見,大部份受訪者表示有使用感應式支付方式,並相信這是較衛生及安全方式。

  Mastercard數據提到,今年首季感應式支付交易有超過40%增幅,大部份是低於25美元交易;當中亞太區有約75%受訪者表示,會繼續使用這種方式付款,該區藥房、雜貨店的感應式交易更有2.5倍增長。另一信用卡品牌VISA也委託機構進行調查,了解港人對金融科技應用情況。數據指出,93%的港人也有使用金融科技應用程式來進行個人理財;當中又以25至34歲專業人士使用比例最高。

  從不同數據也看出金融科技的日漸普及,由電子支付、網上理財普遍使用,發展至今日各間虛擬銀行的陸續開業,愈來愈多人受惠其中,相關教育也變得重要。政府及企業有責任加強相關宣傳及教育,保障資料得到安全使用及保護;消費者也應採用合適安全措施,以及養成更改密碼和不斷學習最新科技應用的習慣。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勞Show支道——親子理財App應運而生
Industry Information
11/05/2020

  電子支付衍生不少方便有趣的新事物,最近有人想出「電子零用錢」,開發專為親子理財教育而設的手機應用程式,實行將零用錢電子化。程式分為兩部份,一部份為儲存積分,不涉及金錢;另一部份配合預付卡,牽涉真實交易。

  儲存積分的部份,形式跟現時商戶的儲印花計劃類似。家長跟子女定立一些獎勵計劃,然後透過應用程式,設立一些「任務」給子女,可以是幫忙做家務、默書考試成績達標及操行表現有進步等。當子女完成目標後,便可得到一些積分,待積分儲到特定數目後,便可兌換獎勵,例如去主題樂園、買心愛玩具等,將親子獎賞計劃以應用程式方式呈現。

  另一部份,家長可將零用錢匯入子女的預付卡讓子女使用。家長透過應用程式可掌握子女消費情況,從而觀察子女消費模式,向他們灌輸正確的金錢概念。這做法利用電子支付數據化,消費軌跡容易掌握的優點。一般零用錢用現金方式派發,家長較難知道小朋友將錢花在那裏。同時萬一小朋友遺失預付卡,家長可透過應用程式即時凍結款項,這功能同樣凸顯電子支付可靠安全,將遺失被盜風險減到最低。電子支付是大勢所趨,愈來愈多市民習慣使用電子支付,相信未來將較現金更為流行。大眾希望向小朋友灌輸正確電子支付和消費價值觀,所以上述應用程式便應運而生。筆者並非親子專家,不清楚甚麼方法才是最理想教導孩子的理財工具,不過其創意和活用電子數據化的優點很值得欣賞,用創意思維去便利大家的生活。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勞Show支道——電子消費潛在效應
Industry Information
04/05/2020

  因應疫情在各國爆發,大眾注重防疫及減少外出,很多人透過網購和使用電子支付購物。最近有數間專業機構指出,近月交易量顯著上升,亦有消息指有企業嘗試拓展電子支付業務,冀提升用戶整體使用體驗及帶來協同效應。

  隨著疫情在歐美蔓延,市民透過網站購買防疫及生活用品,大量定單在短時間內湧現,對貨品需求及物流處理帶來壓力。早前Amazon也要改變安排,要優先處理自家顧客定單,從而確保服務質素。調查及研究機構McKinsey & Co及IDC Insights均指出,多個地區電子支付交易量上升,其中意大利自二月起有超過80%升幅。

  另一機構Adobe發佈的「Adobe數碼經濟指數」,指美國數碼經濟增長較整體經濟快,在疫情期間,部份貨品如食品雜貨、藥物、健身用品等銷量大增,其中防疫用品在一至三月初,更錄得八倍的驚人增幅。

  在愈來愈多人改變購物模式下,帶出與電子支付有關的協同效應與機遇。Apple早前宣佈會推出Apple Card,也有消息傳出Google可能與銀行和信用卡公司合作,推出Google Card扣帳卡。傳聞用戶可透過手機程序管理購物紀錄、結餘、商店及地理位置,在遺失卡時也可用來鎖卡,避免不必要損失。假若真的推出Google Card,這將可加強企業大數據分析,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及其他服務精準度,帶來極大協同效應。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勞Show支道——華數碼貨幣蓄勢待發
Industry Information
27/04/2020

  一直有傳中國將成全球首個發行電子貨幣央行,日前據內媒報道,中國正在四個大城市,包括深圳、蘇州、成都和雄安新區,進行數碼貨幣內部測試,為日後正式落地發行作演練,顯示新電子貨幣誕生蓄勢待發,全球主要央行在通往首個電子支付系統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這一項準備近五年的工程,隨著試點消息曝光,逐漸向外界揭開面紗。新貨幣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暫未有官方名稱,簡稱為「DC/EP」。消息指,上述四個城市的部份機關和單位工資、補貼將通過「DC/EP」發放,參與者在手機上安裝一個應用程式(App),數碼貨幣將被轉到這個App之中,再轉入銀行帳戶,或直接用於一些指定商家交易。未來還會試用在不同場景,如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

  很多人會問,央行的數碼貨幣與現時流行的電子錢包有何不同。事實上兩者在法律以及信用風險等方面均有分別。首先,法律方面,現金和央行數碼貨幣都是法定貨幣,按照法律規定,居民都是要必須接受的,跟電子錢包有別。在信用風險方面,現金和央行數碼貨幣都是法定貨幣,法律地位等同。

  作為有國家信用「加持」的法定貨幣,央行數碼貨幣落地後,會大大加快推廣進程。

  相信數碼貨幣的普及應用,將對整個社會的商業行為、金融業態、監管方式產生深遠影響,甚至會對技術進步、社會變遷產生重要推動。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