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易付+營商——刷臉支付不可怕
Industry Information
25/10/2021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地鐵引入「刷臉支付」(Face Pay),乘客只需經專用閘門,向鏡頭抬頭刷臉,支付系統就會自動扣款,不必拍卡、掃碼或開手機。不過這種通過收集個人生物資訊作驗證方式,難免惹來私隱和人權團體反對。莫斯科市民用刷臉支付前,須透過地鐵程式登記個人資料、上載照片、連結銀行卡資訊。雖然當局強調資料都已加密,鏡頭亦只會識別程式中存放的生物金鑰,而非人臉影像或個人資料;反對者卻憂慮資料會外洩,也擔心被安全部門用來監控。

  其實刷臉支付近年在全球普及,中國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推動;美國PopID人臉辨識支付系統經已在全國70多間餐廳、咖啡店等食肆使用;英國亦有學校用人臉識別系統為學童支付用餐費用。目前最大的安全隱憂主要體現在技術上的安全問題;其次是帳戶資訊、使用者私隱等資訊的儲存和保密工作是否能夠得到保障。

  從技術層面來看,用臉部特徵和測量數據來辨識身份,其實比銀行帳號密碼更安全,因為生物辨識技術更加獨特,像支付寶的「刷臉付」用了人工智慧、生物識別、3D傳感、大資料風險控制技術,能有效避免各種人臉偽造帶來的身份冒用情況。至於在存儲和保密,可透過將原始人臉資訊加密存儲,並與銀行帳號或支付帳號、身份證號等用戶個人私隱進行安全隔離;並限制收單機構、商戶等不得收集或截留原始人臉資訊等,實現點到點的個人私隱保護。

  筆者認為,只要明確告知用戶資訊使用目的、方式和範圍,並提供刷臉以外支付選擇,確保用戶自願使用,實在毋須斬腳趾避沙蟲!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展銷谷生意有法
Industry Information
18/10/2021

  隨着本港疫情緩和,一度冰封的大型博覽會逐步恢復,重頭戲書展7月掀序幕後,工展會購物節和美食博覽也相繼於8月舉行。適逢政府發放首期電子消費券,參展商均積極引入流動電子支付並取得成功,未來勢成同類活動主流消費模式。

  工展會早於四年前已嘗試引入流動電子支付,初次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合作;其後再拓展至轉數快和手機支付,消費者於會場內可使用電子錢包結帳。不過由於涉及額外費用,初時要說服參展商安裝設備亦較難,大多數消費者也習慣使用現金和信用卡,要改變商戶和消費者習慣,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

  至新冠疫情爆發提供契機,電子支付是無接觸式付款,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和轉數快掃二維碼,手機支付用NFC感應,對於顧客來說更衛生,毋須擔心收到的鈔票帶有病毒;對商戶來說,電子交易減少處理現金會涉及的各種成本,如到銀行存錢時間、相關費用、安全成本等,管理系統效率也更高。至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600多萬領取了消費券的市民,不少是首次用流動電子支付購物,初嘗免找贖、交收快的方便,並提供各式折扣、回贈、積分等優惠,一旦試過就很難回頭現金結帳了。

  再看看兩大活動的數據,工展會共有180多個參展商及逾250個攤位,九成攤位安裝了收取電子消費券設備;美食博覽吸引逾37萬人次入場,抽樣調查顯示,現場有85%參展商接受至少一項電子消費券支付方式,有近80%受訪者曾在場內使用電子支付方式付款。

  流動電子支付消費模式正快速普及,指日可待成為支付主流之一。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未雨綢繆防死機
Industry Information
11/10/2021

  facebook(fb)與同系社交平台Instagram、WhatsApp「死機」近7小時,全球多國用戶無法正常登入或收發訊息。現時,WhatsApp和fb於全球擁有超過50億用戶,與不少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突然故障波及的是整個fb社交生態圈。

  由於愈來愈多商戶用fb來進行商業活動,WhatsApp更深深融入很多發展中國家的主要醫療、教育和其他政府服務,大規模死機除了導致個人用戶猶如跌進社交黑洞,也令不少商戶的業務陷入停擺,甚至還影響醫療服務。例如擁有逾5億WhatsApp用戶的印度,有醫生表示死機時,病人的掃描結果未能透過WhatsApp傳送,只好改為打電話溝通。

  專家估計,死機事件對fb商戶造成逾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損失,事件印證了任何軟件和平台均有故障的風險,如沒有預先設置應急的後備方案,或導致企業蒙受損失!有遠見的公司都必須未雨綢繆,才能面對一些突如其來的挑戰,最佳例子莫如最近一年多以來,新冠疫情嚴重影響全球人流和物流的正常流通,企業緊急制訂在家工作方案,減低了疫情對運作影響。

  事實上,現時5G及雲端科技盛行,不少公司都依賴數據中心運作,關鍵交易系統更不能倚靠單一中心,必須要分散在不同地區設置備用系統,萬一主數據中心出現故障,可即時啟動備用系統繼續進行交易。經營網上生意的更要避免過份倚靠社交媒體,要同時設有自家網站,確保客人能如常下單查詢,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電子支付3.0時代
Industry Information
04/10/2021

  疫情緩和以後,不同經濟活動逐漸恢復,重現久違的生氣。最近很榮幸獲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IFTA)邀請參加了一個校園分享會,與來自區塊鏈、港交所等不同金融科技領域的精英交流,並跟一群孜孜不倦的大學生分享對電子支付的看法和經驗,過程中感受到他們對科技及知識的渴求,也看到了香港創新科技的未來。

  回想自己跟他們年紀相若時,大學畢業從加拿大回港,第一份工是出任一間法國電子支付終端機廠的程式編寫員,從此與電子支付結下不解緣,至今24年。由於相信能有所作為,為推動香港成為一個「無現金」的社會貢獻力量,在2013年成立了eftPay提供領先的電子支付服務。

  創業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決定,當年由高薪厚職的銀行科技部門管理層,由零開始重投未知世界,是因為看到電子支付的前景,趁年輕放手一博。創業當然會經歷不少艱難,面對每一個難關,如何靈活應變、咬實牙關闖過去,是公司能否存活的關鍵。

  eftPay在電子支付只能為商家提供收款的1.0年代,以革新者姿態,研發POS軟件和電子支付系統於一體的電子支付解決方案,一個終端機支援多種電子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二維碼支付、八達通等;並且透過提供商家管理平台和電子收據管理平台,協助用戶能進行銷售分析或監控銷售活動,帶領行業進入2.0時代。

  隨着網購流行,電子支付正步入3.0時代,如何通過大數據等新技術,在提供電子支付服務外,協助商家以低成本開展營銷活動、增加推廣機會、創造價值並提供多元化服務,是eftPay的新挑戰,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有志者,攜手推動香港電子支付和金融科技發展。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NFT藝術品有價有市
Industry Information
27/09/2021

  筆者留意到近日幾則娛樂新聞,不約而同扯上NFT(Non-fungible token),先是已故名導演遺作的概念電影在NFT平台慈善拍賣。之後,再有王家衛與蘇富比合作,以NFT形式拍賣電影《花樣年華》拍攝花絮影片,發覺原來NFT數碼藝術品熱潮已湧到香港。

  NFT中文譯名「非同質化代幣」,看了一頭霧水。要了解其價值,更容易是由了解「同質化代幣」開始。比較多人熟悉的比特幣,與NFT同是虛擬資產,但是同質化代幣,每個人持有的一個比特幣,代表一樣的價值,可以等價交換;NFT則是非同質性代幣,每一個NFT代表一個獨特的數碼資料,如畫作、聲音、影片、遊戲中項目或其他形式的作品,由於價值不同,無法互相交換取代,所以都是獨一無二,可以像實體藝術品拍賣。

  眾所周知,一如實體藝術品有正品、贋品,數碼藝術品在網絡上可以無限複製,如何辨別真偽是確立數碼藝術品價值的關鍵。目前無論是同質化代幣或非同質化代幣,在創建時均內建用區塊鏈技術支援的獨立智能合約。由於區塊鏈上的代碼不會被竄改、完全公開透明、也不會停止運作,等於沒有人能夠改變智能合約的內容與執行。

  NFT價值在於透過演算法和區塊鏈加密技術,解決真品認證和防偽問題,同時以限量、記名和持有紀錄等特性,變成可追蹤版權擁有者及有關交易紀錄,賦予數位內容收藏意義,顛覆一直以來實體藝術品需經由專家驗證的概念。雖然目前NFT在數碼藝術品應用較多,但其獨一無二的屬性,作為一種認證工具和載體,未來應可探索更廣闊應用空間。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巨頭強攻先買後付
Industry Information
20/09/2021

  早前筆者講過「先買後付」愈來愈受歡迎,話口未完再有巨頭參戰。美國網購一哥亞馬遜聯同先買後付支付商Affirm,為用戶提供分期付款選項;另一邊廂,PayPal斥資27億美元收購日本初創公司Paidy,以強化日本先買後付消費市場。atome亦搶攻市場,夥拍不同商戶提供先買後付服務。

  兩大巨頭加持證明先買後付逐步由小眾走向大眾,挑戰傳統支付模式,商戶是時候考慮應否引入,以保持市場競爭力。先買後付提供靈活支付模式,消費者只要預先在先買後付平台註冊,綁定銀行或信用卡帳戶後,購物時選擇用先買後付平台付款,便可將簽帳分拆成三數期還款。

  與信用卡以利息為主要收入來源不同,先買後付平台藉由提供管理和信用評分系統,向商戶收取分成獲利,以澳洲Afterpay為例,每單交易向商戶收取4%分成。由於平台不提供借貸,並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模型評估用戶違約風險,故不需要參考傳統信用評級報告,讓一些沒有信用卡的消費者,如學生和家庭主婦也能享受分期付款購物,吸引更多消費者購物,甚或消費更高的金額,是商家願意付出較高佣金的原因。

  先買後付另一殺着是小額分期,標榜不收利息,即使用戶逾期還款,平台只收取手續費、戶口解凍費等。不過隨著先買後付在港開始流行,近日有虛擬銀行推出結合循環貸款的先買後付服務,貸款額達5萬元,並設有最低消費額,在上下限內消費可享分期,依期還款只按月收取手續費,到期不能還款則須加上違約利息,並按日累計。這種已偏離一般小額先買後付的模式,消費者必須留神細節及還款期,避免過度消費!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虛銀借扣帳卡攻城
Industry Information
13/09/2021

  金管局於兩年前發出8個虛擬銀行牌照,迄今半數虛銀已推出可用於簽帳購物的扣帳卡(Debit Card),向用戶提供最少1%回贈,指定網上商戶則為5%至8%、甚至高達10%以上,目標明確指向正迅速增長的網上消費電子支付市場。

  扣帳卡並非新鮮事物,傳統銀行發出的戶口卡或提款卡,一般附有EPS功能,用戶簽帳購物時直接從指定戶口扣數,其實也是一張扣帳卡。不過,因大部份銀行卡都是開戶時附送,沒有出卡的迎新禮品,用於消費時儲分回贈等優惠也不及信用卡,本地零售電子支付市場才一直由信用卡主導。

  反觀歐美,扣帳卡一直以來都有市場,主要原因是不涉信貸,申請時毋須入息證明,銀行亦不需要參考信貸紀錄,適合一些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主婦或新移民等,讓這些消費者也享受回贈儲分的樂趣。如eftPay最近便與美國Discover Global Network合作,把其發現卡(Discover Card)及大來信用證(Diners Club)網絡,接入因應本地零售商需要而設計的「e+Pay」服務,前者便是一款在美國廣受歡迎的扣帳卡,持卡人日後無論親身在港購物都能無縫銜接。

  隨著愈來愈多消費者接受網購,電子商務全球化加速,虛擬銀行之所以力推扣帳卡,除了看中用戶消費前要先入錢,有助吸納存款;更重要相信是以扣帳卡為切入點,乘着疫情下消費模式轉型,網上購物可望與實體店平分秋色,搶攻快速增長的網上零售支付市場。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eftPay連續第四年參加亞洲零售博覽會
Industry Information
07/09/2021

「唯購WEGO」小程序連接全新銷售管道 全方位電子支付服務打開疫下商機

香港2021年9月7日 /美通社/ -- 本港領先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易付達(亞洲)有限公司(下簡稱「eftPay」)宣佈,連續第四年參與亞洲零售業界盛事—亞洲零售博覽會2021。博覽會將由9月7日起一連三天假座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eftPay在會場設展位(位置﹕Hall 5C,211),今年的主題為「Innovation.Interactive.Incredible - 創新.共創.超越想像」,向大眾展示中小企在疫情下的新方向,借由電子支付平台開拓更多商機。

易付達(亞洲)主席及行政總裁勞俊傑先生
易付達(亞洲)主席及行政總裁勞俊傑先生

「唯購WEGO」小程式大創新 打通數位銷售新管道

eftPay一向致力協助商戶面對營商痛點,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衝擊零售行業,本地中小企開始嘗試開拓電子商務業務適應市場轉變,然而部分中小企人力資源有限,難以投放精力開展網上銷售業務。「唯購WEGO」商城小程式為商戶建構創新的網路購物商業模式,提供簡單而實用的工具連接熱門的平台APP入口,包括支付寶及支付寶香港等,協助商戶發展數位銷售業務,於出售貨品、服務、代金券以及優惠券等範疇提供支援,幫助商戶節省如上架費及開發商城的所需成本和時間,提高營運效率,並打通大灣區用戶的市場,開拓潛在客源。

「唯購WEGO」商城小程式旨在設立一個可靠而方便的平台予本地中小企,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便利,讓用戶可安在家中享受簡單流暢的購物體驗。「唯購WEGO」上月搶先推出超過70款人氣月餅及酒店優惠,反應熱烈,未來將陸續加入更多商品供消費者選擇。

「唯購WEGO」平台APP入口
「唯購WEGO」平台APP入口

e+齊齊賞」建立低成本宣傳渠道共創「疫市」商機

eftPay的創新電子優惠券平台「e+齊齊賞」,可謂電子支付服務的一大創新嘗試,自推出以來廣受中小企歡迎,成績令人鼓舞,現時已超過100個本地中小企商戶參加,業務覆蓋美容、個人護理、餐飲、時裝等,務求可為用戶提供一站式而多元化的消費體驗,同時透過集合本地小商戶的力量,建立一個低成本而高效益的宣傳渠道,於「疫市」之下共渡時艱,群策群力發堀更多商機。展望未來,eftPay將會繼續加強推廣此平台,吸納更多商戶及消費者,冀可達成「區區有得賞優惠遍全港」的目標。

「e+齊齊賞」結合會員系統和電子優惠券功能,用戶成功登記成為「e+齊齊賞」會員後,便可獲取所有參與商戶提供的優惠券,而商戶則可使用eftPay終端機輕鬆處理優惠券的核銷,減省人手和時間。

「e+齊齊賞」入口﹕ ecoupon.eftpay.com.hk

多元化電子支付方案配合各類企業需要

隨電子支付的需求不斷增加,不少商戶均與時並進,開始接受不同的支付方式;然而電子支付發展日新月異,不少中小企實在欠缺足夠資源及人力應付不斷轉變的營商環境,因而錯失機遇。為向商戶提供更方便的使用體驗,eftPay力臻完美,推出更多電子支付方案予商戶處理不同需要,緊貼市場環境。

「e+Pay」因應零售業需要而設計個人化電子支付服務方案,在聚合支付方式作為基礎的同時結合實用的增值功能和創新服務,並支援多種主流電子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及二維碼支付,甚至接入來自台灣的街口支付和韓國的海外電子支付平台GLN,以及透過全球支付品牌Discover® Global Network連接發現®卡(Discover® Card)、大來國際®卡(Diners Club international®)及其全球20多個合作夥伴網絡。

eftPay夥拍本港領先電子支付終端方案供應商俊盟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於博覽會上展出近20款全球頂尖電子支付終端機設備,當中包括全球智能商用硬件物聯網科技公司「商米」的機具,其針對商戶需要,推出不同系列的設備,涵蓋行動式、桌上型,及刷卡裝置等,整合列印、掃碼、語音播報、可觸控等多項功能,提供商家收銀、點餐、收單、管理等服務,滿足各行業商家所有需求。


資料來源etnet.com.hk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輕鬆拓大灣區網購
Industry Information
06/09/2021

  疫情以來,嚴密的防疫措施重創零售業,大零售商轉移力谷網購業務,成功挽回部份失地;但是對一眾小商戶來說,網購涉及繁複技術,單是搭建平台、網上支付、物流、網站設計管理幾項,所需投入的資源已令人卻步,如何能夠快、省、好地開展網購業務是一個大挑戰。

  作為一直在各大小零售商背後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供應商,eftPay明白小商戶的痛點,全新推出的「唯購WEGO」商城小程序,正是一個簡單又實用的嶄新銷售渠道,讓商戶可透過此搭建於熱門電子支付工具App入口的商城小程序,輕鬆開拓線上銷售業務,而eftPay亦正籌備「唯購WEGO」2.0版本,計劃增添更齊全更貼心的功能,為商戶和用戶提供更方便和優質的消費購物的體驗!

  這個商城小程序目前已接通支付寶香港及支付寶,並打通大灣區用戶市場,大大增加潛在客源,商戶可經此出售貨品、服務、代金券以及優惠券等,由eftPay提供技術支援。用戶可透過手機支付工具App入口進入商城小程序瀏覽商店、產品等資料,完成購買支付流程後,並於指定地點以電子券兌換貨品,大灣區用戶亦可輕鬆買到港貨,逾80款人氣月餅及星級酒店優惠亦已於8月底上市。商戶不但能節省如上架費及開發商城的所需成本和時間,降低售貨成本,配合將來高價值服務,例如客戶管理、跨境物流等,為商戶帶來更多的商機。

  順帶一提,eftPay參加了本周二起一連三日的亞洲零售論壇暨博覽會2021,博覽會設有零售科技、零售設計及店內設備和線上零售展區三個焦點領域,值得關心線上零售發展的人去了解及參觀。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
(轉載)易付+營商——Uber能與的士共存?
Industry Information
30/08/2021

  一場新冠疫情改變了港人的生活習慣,以往只是買外國貨或新奇產品,才會想到網購。抗疫一年多,大家不止學識用手機App叫外賣、買超市雜貨,甚至連一向講求新鮮的蔬果魚肉,也多了人選擇網購,在國內更催生一種社區團購模式。

  因為疫情期間內地很多地方封城,為了減少與人接觸,街坊會把生活必需品的定單合併,集中一起採購和送貨。疫情過後,這種主打新鮮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社區團購成功扎根,冒起了一批如美團優選、盒馬優選、多多買菜等的社區團購平台。

  與傳統街市、超市相比,社區團購最大分別是用預售模式,拼團後獲得批量定單,平台直接向供應商下單。由於是集中採購配送,而且按定單數量出貨,減少倉儲和耗損,擁有較強議價能力,憑著價格優勢一舉打開電商以往很難攻入的新鮮食品市場。

  當然,試過網購食品者都明白,圖片上看着新鮮,收貨時貨不對辦亦很常見。要避免此情況,部份平台甚至投資農業產業鏈,如阿里巴巴在內地經營電商超市盒馬鮮生,去年也增設社區團購的盒馬優選,不少產品便來自指定的農產地或自家數碼農業基地。

  位於上海崇明的翠冠梨數碼農業基地號稱全科技武裝:無人機、無人值守果園機械人、數據傳感器等,還建立了溯源系統、農事管理系統、物聯網雲平台,目標是通過數碼化,實現整個生產過程的可監控,源頭的可追溯,以及供應鏈過程的全控制。

  像這種擁有新鮮商品源頭基地等配套的供應鏈體系,產品一旦出現問題很快能找出源頭,自然能加強消費者信心,並有助行業發展。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Back to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