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疫情稍為紓緩,本地食肆人流亦開始增加,大家有沒有發覺,部份食店人手極度不足,眼見侍應個個做到身水身汗,但仍然有些心急食客因為得不到稱心的服務,將怨氣宣洩在食肆前線員工身上。
其實,光顧小店的客人一般都沒有特別要求,僅僅不要落錯單或漏單,要求食物乾淨而已。不過,餐飲業經歷整整一年的零售寒冬日子,食肆小店對聘請人手態度審慎,也是可以理解,但凍結人手並非良策,長遠計,食肆應考慮引入自助數碼點餐系統,這也是營運步向數碼化的重要一步。
因應近年消費需求的變化,本地不少食肆小店早已加入自助點餐行列。市場上眾多點餐系統中,部份已提供流動裝置讓侍應可以下單,部份更支援二維碼點餐功能,讓顧客自行下單,與食肆的銷售系統作相應配合,減少人手需求。此外,更可配合流動終端機的「聚合支付」功能,在客人面前完成以信用卡、QR Code或八達通付款程序,相信最能滿足食肆的營運要求。
不論是自助點餐、「pay-at-table」,還是聚合支付方案,均能夠提升營運效率及滿足消費者支付要求。這不但減輕前線員工負擔,更可轉移人手靈活處理業務的需要。除了滿足客人點餐的要求,食肆還可以透過背後的人工智能AI系統收集消費者數據,在分析產品銷量並調整銷售策略,以便增加店舖收入及商機。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