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香港電車下月增 12 種電子支付
行內資訊
13日/07月/2023年

香港電車公司今日(26 日)召開傳媒茶聚宣布今年不會申請加價,同時亦會增加付費方式。香港電車現時在 100 輛電車上安裝了新拍卡機,能夠接受信用卡、支付寶、銀聯閃付等 12 種電子支付工具

香港電車自今年 6 月起已逐步推出電子支付系統,為市民提供更多繳付車費的選擇。新拍卡機支援信用卡、流動支付裝置及流動支付二維碼。電車公司預計今年 7 月所有電車路線均會支援 12 種電子支付方式,連同八達通及現金,乘客共享14種繳付車資選擇。當系統發出「多謝」聲響並顯示「歡迎乘搭」,即代表成功繳付車資。

 

拍卡付款

  • VISA
  • Mastercard
  • 銀聯
  • JCB

流動支付

  • Apple Pay
  • Google Pay (Android)
  • SAMSUNG Pay
  • HUAWEI Pay

掃描二維碼

  • AlipayHK「易乘碼」
  • 支付寶乘車碼
  • 銀聯雲閃付「乘車碼」
  • BoC Pay「乘車碼」

 

去年(2022 年)申請加價的香港電車表示由於通關、旅客增加及香港經濟開始復甦,現時電車載客量基本上已回復至肺炎疫情前約九成,其中旅客佔約一至兩成。香港電車董事總經理戴弘博估計,乘客量將會有正面增長,但具體幅度仍有待觀察。戴弘博役坦言,近年電費、人力成本均大幅上漲,「永遠都有加價壓力」。但電車公司亦同時強調現時公司財政穩健。

戴弘博稱電車車票和非票務收入各佔一半,而即使企業和明星應援包車一日最低收費 100 萬港元,查詢包車細節的公司仍絡繹不絕。電車公司表示希望未來可以跟不同機構團體合作,為市民提供更多免費乘車日。

電車公司表示,現時旗下 160 輛電車中已經有 100 輛安裝了能夠接受 12 種支付模式的新款收費器,預計 7 月內在全線電車安裝上述新款收費器,以便利沒有八達通或零錢的乘客。電車公司又稱,目前有 550 名員工,人手空缺僅為 1 成半,未有打算輸入外勞。

 

 

 

資料來源:unwire.hk

 

               回主目錄
(轉載)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廖錦興博士)
行內資訊
18日/05月/2023年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確立了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當中定位對科技界有莫大裨益。政府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強調將會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AI)超算中心、「智方便」平台、電訊業基建、數碼轉型和第三代互聯網(Web3)等多個範疇,推動經濟朝高質量發展,並同時撥款資助,以促進科技創新。

政府作為全港最大僱主,除協助產學研及創科發展之餘,亦具備相當條件採用本地科研成果,但長期以來,政府對經濟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採購機制欠缺彈性。因此,政府若能夠主動採用本地科研產品和技術,不僅能提升績效、邁向智慧城市的目標,更可推動官產學研,以及支持本地科研初創。

根據2021年的立法會文件,貿易發展局推出「香港.驅動創科」和「貿發網採購」等計劃,旨在推廣香港的科技產品。此外,政府資助合資格本地公司/機構在公營機構試用其研發成果,4年來共有205個項目受惠,總額約4.24億元。抗疫期間,創新科技署推出「遙距營商計劃」,支援企業採用資訊科技方案。

與此同時,政府於2019年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協助政府部門從業界引入資訊科技方案。至2021年底,該計劃為19個部門提供業務需求配對解決方案,涉及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科技等範疇。

 

筆者在此建議政府考慮以下三點:

一、加快使用自家科技產品或技術:各國政府都傾向支持及優先採用本土的科技產品,香港政府應該以身作則,在遵守公平原則下,盡量採用本地產品,從而促進業界和初創企業的發展。貿發局亦可透過外國辦事處推廣本地初創的專利或科研成果;

二、善用IP優勢,振興經濟:香港定位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應善用香港法治、國際化及健全制度的優勢,推動知識產權商品化。另一方面,由於本港不少企業都有工業專利,政府應主動發掘並協助其產業和市場化,從本地至海外市場,提升自家品牌的形象和地位;

三、協助香港科研成果融入內地市場:目前不少前沿科研成果,由於各種因素而未能打進內地龐大市場,港企懷才不遇的情況時有發生。例如國家日益重視生物科技發展,並取得嶄新成就,惟香港與內地的體制、機制銜接不暢,導致生物材料和儀器跨境流通不便。港府應直接向中央提出深化中港科研成果及創科產品的合作,以發揮協同效應,實現共同發展。

 

 

 

資料來源:hkej.com

               回主目錄
(轉載)港力推「央行數碼貨幣」 穩定金融除隱患
行內資訊
18日/05月/2023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近年隨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一些新形式的加密貨幣(如穩定幣)通過儲備央行貨幣和政府證券獲得穩定的價值,使之成為更適合現代生活的無現金支付手段。然而這些由私人公司掌握的支付基礎設施,及其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點,會是國家的金融和經濟穩定的巨大隱患,環球央行及政府為應對相關挑戰,近年大力研究推出自己法定的「數字貨幣」,即「央行數字貨幣」(香港將「數字貨幣」稱為「數碼貨幣」)。

香港除即將公布「數碼港元」的先導計劃外,在推動「央行數碼貨幣」發展方面,金管局其實還做了不少工作,包括與多間亞洲央行進行合作。

 

促多地央行合作

金管局認為分布式分類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簡稱 DLT)具有巨大潛力,因此自2017年起一直研究「央行數碼貨幣」,以了解其優勢和潛在的應用。2017年,金管局與三間發鈔銀行和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合作啟動以香港地標「獅子山」命名的LionRock項目。這個概念驗證項目旨在探討「央行數碼貨幣」在處理大額支付以及以貨銀兩訖方式結算證券的潛在應用。2019年,金管局與泰國中央銀行啟動「Inthanon-LionRock」項目,研究「央行數碼貨幣」於跨境支付的應用。項目於2019年12月完成。

2020年,「Inthanon-LionRock」項目進入第二階段。2021年2月,隨着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的加入,加上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的大力支持,項目已進入第三階段,並已重新命名為「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mBridge項目於2022年第三季邁進試行階段,進行為期六個星期的試行,共有來自四個司法管轄區的20間銀行參與,利用mBridge平台進行超過160宗支付及外匯交易,總額逾1.71億港元。

 

mBridge項目是全球其中一個率先以多種「央行數碼貨幣」為企業跨境交易進行真實結算的項目。

 

 

 

資料來源:wenweipo.com

               回主目錄
(轉載)港設「AI開放推廣平台」 增經濟活力
行內資訊
17日/05月/2023年

人工智能(AI)正逐步成為新時代產業革命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型支撑力量,以GPT-4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語言模型,近期席捲全球,再一次說明AI正在各領域被廣泛運用。特區政府現時正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筆者認為,當局應同時對AI產業發展進行前瞻性部署,圍繞「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規劃「一中心六平台」(即「1+6」)格局,打造香港人工智能環聯中樞,為香港、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動力。

 

前瞻部署 超算中心「1+6」格局

人工智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據預測,至2030年,AI將為中國GDP帶來最高26%的額外增長、為全球GDP帶來最多14%的額外增長。在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下,香港近年開始聚焦AI發展和應用,特區政府也作出了顯著努力,不過在Tortoise 2021年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指數」中,香港在62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0,可見本港AI產業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能夠滿足發展AI日益增長的智能算力需求,是引領數碼經濟、智能產業、智慧城市、智慧社會發展的關鍵性信息基礎設施,也是推動AI發展的關鍵要素。包括深圳、珠海在內的超過30個內地城市,已經建設或提出建設超算中心;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台灣等國家及地區的超算中心,亦已發展多時。

特區政府日前已經啟動建設「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可行性研究,鑑於超算中心屬於前沿性重大基建,本港現時管理此類中心的經驗並不豐富,超算中心未來的運營機制要全面、細緻考量。另外,超算中心並不僅僅能供應算力,同時也能為AI發展發揮巨大的輻射和集聚作用,因此筆者建議,也應瞄準此時機,一併做好AI發展前瞻性策略部署,圍繞超算中心規劃6大AI發展平台,構建「一中心六平台」即「1+6」格局,打造人工智能技術、人才、產業的環聯中樞,讓AI技術高效轉化為發展動力。

發展AI離不開算力支撑,現時香港科研機構和企業需要付費,向海外或內地的算力中心「購買算力」,不便隨時按需取用,限制了本港AI技術發展與應用。因此,首先應該藉「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推出「公共算力服務平台」,為有需要的政府部門、本地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提供更便捷的算力服務。

 

推廣AI應用 令各行各業受益

AI需要與產業結合,才能成為生產力,發展「人工智能開放推廣平台」,一方面可以積極向既有產業推廣使用AI,令各行業都能從AI發展中受益,加強產業數碼化轉型,從而提升本港整體創新力和生產力,重塑香港商業、社會及勞動人口的活力;另一方面,「AI+應用」正在內地各行業快速普及,而且內地企業眾多,需求旺盛,藉「人工智能開放推廣平台」,連通粵港AI產業,不但能為香港提供足夠規模的AI應用場景,亦有助推進粵港AI應用聯合創新,助力數碼灣區建設。

除此之外,還要利用香港的國際化優勢,通過「人工智能開放推廣平台」,向海外推廣香港AI發展成果,既可以為優化數碼發展的國際環境貢獻香港力量,也有助吸引國際頂尖創新資源於香港或大灣區落地,促進香港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

 

助轉型智能製造 推新型工業化

「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不但能夠提供超強算力,還能帶動改進算法,增加數據積累,這些都能為AI技術持續創新發展、創造更多應用場景奠定基礎。圍繞「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建立切合本港特色的「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轉化平台」,鼓勵「官產學研」合作,就AI技術進行先導性應用研發,同時開發更多AI應用場景,進一步促進AI與本港產業結合,將創新技術轉化為產業應用,以及提升本港產業的競爭力。

當局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提出要「完善創科生態圈,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旨在本地發展高增值產業及產業鏈,而人工智能是達至此目標重要的手段之一。構建「人工智能工業融合平台」,加速推動AI創新要素向工業聚集,協助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將會極大有助於「新型工業化」發展,成就「香港製造」。

事實上,智能化發展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內地多年來努力推動製造業智能化轉型,二十大報告中也提出,要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而「人工智能新型工業平台」也有助加強兩地製造業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向高端轉型升級。

 

構建產業生態圈 吸才助創新

AI與大數據分析、雲端運算、網絡安全等新技術關係密切,接下來還要以「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為核心,構建「人工智能產業聚合平台」,聚合AI產業鏈上下游各類企業,包括雲端存儲公司、大數據中心、數據處理公司等,從而加速業務聚合、資源聚合和戰略聚合,不僅可以提升產業內各類企業之間互聯互動的效率,亦能達成通力合作的產業聚合生態圈,更加有效地支撑AI發展。

人才是科技發展的核心資源,而蓬勃的產業是吸引和培養人才的根本保障,藉着構建AI聚合生態圈,應該逐步發展形成支撑香港科研創新的「科技人才聚集平台」,吸引海內外科研人才、研發團隊、科技領軍人才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來港發展,同時培養本地人才,為香港創新科技產業發展源源不斷輸送創新力量。

打造香港「人工智能環聯中樞」,不僅可以賦能香港發展,推動香港進入全新的智能時代,對於實現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也會有長遠的正面影響;同時,這也是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作為重要戰略手段,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為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積極貢獻力量。

 

 

資料來源:hket.com

               回主目錄
(轉載)eftpay:3月通關後電子錢包交易額、筆數按月雙位數增長
行內資訊
11日/05月/2023年

本地聚合支付平台易付達(亞洲)(eftpay)主席及行政總裁勞俊傑分享通關後支付數據,受惠通關帶動訪港人流,本港3月電子錢包交易額和筆數按月達雙位數升幅,以國內電子錢包支付交付較多。4月中受惠消費券帶動,電子錢包交易金額和筆數按月倍增。「五一黃金周」電子錢包交易亦有增長,集中高質消費,以珠寶、首飾交易較多,反映本港近幾月銷售復常趨勢正面。展望下一個長假期為10月,相信暑假人流亦會增長。

 

談及疫情後eftpay 定位,勞俊傑表示,雖然港府預期今次是最後一次派發消費券,有少許擔心電子錢包使用率不如之前,但是隨著通關旅客增加,電子支付各項優惠亦會吸引市民繼續使用,相信電子錢包是大勢所趨。勞俊傑又指,eftpay將引入更多海外電子錢包,早年已接入台灣的「街口支付」,韓國的海外電子支付平台GLN等,可支援日圓、韓圜、新加坡幣等東南亞幣值,目前亦與泰國電子錢包洽談接入支付。

 

勞俊傑表示,疫情後除了接入更多海外電子錢包外,亦會以各方面考量為商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如最新推出「智付易(RemoPay)」支付方案 ,商戶可直接以 WhatsApp或電郵方式發送支付連結,給顧客付款。顧客點擊打開連結後即可進入支付頁面,並從中獲取金額等訂單資料,揀選心儀支付方式和付款。現時支援 5 款主流電子支付方式,包括Visa 、Mastercard、 WeChatPay、Alipay、銀聯卡。他表示,對於經營網店的商戶 ,更容易處理訂單及遠端收款,未來RemoPay 將會支援更多支付方式。

 

 

資料來源:Mingpao.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勿錯失通關頭啖湯|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12日/12月/2022年

最近看了兩則與電子支付相關的新聞,一則是BoC Pay接通KMB,一則是房協接受電子錢包交租,覺得香港電子支付發展經多年推廣,真的慢慢趨向成熟了!雖然尚未如國內般一機在手通行無阻,但能做到搭巴士、交屋租都可以,基本接通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所需,也可算是階段成就。

用手機掃碼付車費不是新鮮事,九巴及龍運巴士的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早於2020年起試用,至今年2月擴展至全部巴士路線可用,之前已接通10種不同支付工具。BoC Pay上周才推出乘車碼算是遲,比較特別是其推廣優惠,除了車費滿10元可減3元,車費還可享5倍額外積分,同類推廣中出手算是闊綽;連同之前一些信用卡推出的搭巴士優惠去看,這種小額但頻繁的恒常消費看來已成了支付商的新戰場。八達通應該要居安思危,其在交通消費上的絕對優勢,可能很快會被動搖。

至於房協轄下共51個物業,由12月起可使用AlipayHK交租金或管理費,意義則更大。雖然房協並非政府部門,但政策方向和日常運作與政府部門相近,率先嘗試接入電子支付,如運作暢順且反應理想,估計有助推動更多民生福利項目考慮把電子錢包納入支援範圍。另外,AlipayHK是第一個電子錢包支援出租屋邨繳交租金,打開了一個全新服務領域,相信很快會有其他電子支付商加入戰場,競爭激烈下有望給用家帶來更多益處。

記得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強調要建設智慧政府,目標是兩年後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以及三年內全面採用「智方便」提供一站式數碼服務,各大電子支付商未來還有很大發揮空間。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一手辦妥衣食住行|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05日/12月/2022年

最近看了兩則與電子支付相關的新聞,一則是BoC Pay接通KMB,一則是房協接受電子錢包交租,覺得香港電子支付發展經多年推廣,真的慢慢趨向成熟了!雖然尚未如國內般一機在手通行無阻,但能做到搭巴士、交屋租都可以,基本接通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所需,也可算是階段成就。

用手機掃碼付車費不是新鮮事,九巴及龍運巴士的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早於2020年起試用,至今年2月擴展至全部巴士路線可用,之前已接通10種不同支付工具。BoC Pay上周才推出乘車碼算是遲,比較特別是其推廣優惠,除了車費滿10元可減3元,車費還可享5倍額外積分,同類推廣中出手算是闊綽;連同之前一些信用卡推出的搭巴士優惠去看,這種小額但頻繁的恒常消費看來已成了支付商的新戰場。八達通應該要居安思危,其在交通消費上的絕對優勢,可能很快會被動搖。

至於房協轄下共51個物業,由12月起可使用AlipayHK交租金或管理費,意義則更大。雖然房協並非政府部門,但政策方向和日常運作與政府部門相近,率先嘗試接入電子支付,如運作暢順且反應理想,估計有助推動更多民生福利項目考慮把電子錢包納入支援範圍。另外,AlipayHK是第一個電子錢包支援出租屋邨繳交租金,打開了一個全新服務領域,相信很快會有其他電子支付商加入戰場,競爭激烈下有望給用家帶來更多益處。

記得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強調要建設智慧政府,目標是兩年後政府服務全面電子化,以及三年內全面採用「智方便」提供一站式數碼服務,各大電子支付商未來還有很大發揮空間。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借東風迎新消費習慣|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8日/11月/2022年

留意到最近一份消費者調查報告發現了一個值得零售業者關注的有趣現象——原來隨着混合工作模式成為新常態,香港消費者的生活和購物習慣起了變化,其中一項是平日的消費增加,傳統周末消費較旺的主導地位日漸模糊。

負責調查的Mastercard經濟研究所稱此為「消費轉移」,以食品雜貨店為例,顧客於周五和周三的支出分別比2019年增長超過3%和2.8%;百貨公司於周六及周日的消費額分別下降1.2%和1.4%,反而於周二增長2.8%。傳統消費模式改變勢必影響零售商、餐廳和其他商家的人手分配及供應需求,業者如能趁市場重新洗牌主動出擊引導消費者朝設定的方向走,自然可快人一步搶佔先機。近年最成功的例子非淘寶自2009年推動雙十一購物節,至今成為華人社會一年一度盛事莫屬。

疫情期間,港人另一大轉變是對電子商貿和外賣點餐接受程度大升,締造網上業務新機遇,之前亦提過,虛實共融是未來零售業主流趨勢。然而Mastercard調查顯示,全球大型企業在零售領域數碼化表現明顯較小企優勝,如截至今年8月新加坡大型企業的電子商貿銷售額較2019年增長兩倍,而小型網上零售商則只有59%的增長。

後疫情的零售商要探索線上商機,不宜單打獨鬥,好好利用不少電子支付商推出專屬的商城或小程序,為商戶提供簡單又實用的平台,協助大小品牌進軍手機購物,以出售貨品、服務、代金券以及優惠券,又或儲積分或印花換領獎賞等,商戶節省開發商城的成本和時間,輕鬆吸取各方資源,帶動銷售轉化成營業額提升業績。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虛實結合零售新方向|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1日/11月/2022年

隨著防疫措施陸續解禁,市面人流回升,各行各業均摩拳擦掌,迎接年尾消費旺季。怎樣部署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疫情期間積極開拓網上零售漸見成效,來年是否繼續加碼投資?或許可從畢馬威中國、香港貨品編碼協會及滙豐銀行攜手進行的一項零售調查得到啟示。

這項連續做了六年研究發現,即使疫情開始放緩,消費者對線上購物興趣不減,在內地大灣區,偏好非接觸式購物的消費者進一步升到80%,在香港則升到61%。與此同時,對實體零售店看法明顯轉向,同意「不需要實體零售店」的消費者比例有所下降,香港和內地大灣區城市分別從24%及23%減少至同為18%,反映即使消費者已習慣於網上購物,但在環境許可下依然享受到店購物。

零售企業若要與消費者建立長遠關係,構建融合的線上與實體店消費體驗是未來發展大方向。消費者期望網上購物和店內購物可無縫過渡,希望品牌可以透過人工智能和其他科技改善購物體驗,如希望能透過網上聊天系統快速得到有關貨品查詢回應、幫助篩選新產品、簡化支付方法等。企業亦可考慮採用手機優先(Mobile-first)的營銷策略,提供如手機掃描產品QR碼鏈接至多元化資訊等方便,提升消費者信任度及促進消費。

今年的調查並發現,消費者期望品牌在可持續發展及社會責任方面作出更大承諾,超過80%內地大灣區消費者表示會光顧擁有共同社會價值觀的品牌;24%的消費者希望在消費時能有抵銷產品碳影響的選項。企業如能制定合適的策略,滿足消費者的期望,定必有助企業佔據市場有利位置。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先買後付兼賺高息|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14日/11月/2022年

臨近年尾的消費旺季將至,雙11、感恩節、聖誕購物節等大型促銷活動,將會是測試香港零售市道的探熱針。商戶固然出盡法寶招徠,銀行信用卡也全力搶灘,夥拍大型商場或商戶推出各式回贈或獎賞,近年就連流動支付商也來分一杯羮,今年更出現虛擬銀行與流動支付商聯手,把先買後付和高息存款掛鈎,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開業逾兩年的螞蟻銀行(香港)與同隸屬於阿里巴巴的AlipayHK聯手,兩者用戶經AlipayHK的「螞蟻銀行」小程式申請Ant Bank PayLater服務,完成批核後,在與AlipayHK合作的線上商戶購物時,即可以選用前者的先買後付服務,購物滿100元更可享三個月免息分期,而且由現時至12月底前的推廣期內免手續費。

若全新螞蟻銀行用戶於開戶後7日內成功申請Ant Bank PayLater及綁定AlipayHK帳戶,存款寶帳戶首2萬元存款可更可享首兩月最高8.88%的年利率,購物免息分期之餘還可賺取高息,再送最多150元AlipayHK購物禮券。如此重手反映出兩者對即將來臨的消費旺季寄望甚殷。

當然,靈活運用先買後付或信用卡免息分期,把資金留作收息或其他用途,總比起過去十多年的低息,甚至零息時代時閒置資金更加實惠,近期存款息率急升,難得虛擬銀行和流動支付商把享高息門檻降低,讓更多市民可受益,同時亦可以刺激消費,不失為一個好點子。只是在此也要提醒消費者,部份先買後付要收取手續費;又或分期後未能依時還款會引發超高的違約利率,享受優惠時必須確保準時還款,以免因小失大。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