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名家筆陣:香港電子支付的未來
行內資訊
07日/08月/2019年

香港引入電子支付已經幾年,市場開始成形。一如所料,這個市場仍然是實力雄厚的企業較為佔優,筆者專欄也曾提及過,這場電子支付大戰將會持續兩至三年,各營運商都會各出奇謀,大灑金錢及折扣優惠,這種「燒錢」的持久戰,真是少一點實力也不能。


滙豐於兩年前推出的PayMe,以信用卡作P2P支付,不收手續費,市場反應正面,所以不用太多廣告宣傳推廣服務,現在已經擁有百多萬用戶,惟信用卡的手續費其實是由滙豐代墊,始終有一定成本。所以早前滙豐宣布將PayMe每月的信用卡增值上限降至2,000元,亦是意料之內,加上金管局推出的「轉數快」已經廣為市場接納,大家已經有不同渠道作P2P轉帳,市場預料滙豐PayMe將會轉戰P2M商業客戶,提供更多折扣以吸引更多用家。


公共交通領域成熱點

除了購物消費之外,另一個戰場將會是公共交通費用,支付寶香港早前推出了可於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易乘碼」,方便用戶可以在離線的情況下支付車費。同時還有其他電子支付供應商正在虎視眈眈地盯着這個市場,因為市民每日花費在公共交通的費用龐大,就算手續費不多,也可以帶來可觀的收入。當然業界龍頭「八達通」不會坐視不理,所以八達通於今年第四季將會推出Apple Pay服務,希望滿足不同用家的需求,吸引更多用家使用八達通的服務。在智能手機盛行的年代,大家都希望只需帶着智能手機,就可以「一機在手,世界通行」。


區塊鏈技術值得嘗試

早前金管局派發問卷,希望諮詢業界,了解他們對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意見。筆者認為,雖然香港在電子支付範疇上,已經取得初步成功,但是要將「轉數快」發揚光大,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金管局應該更具前瞻性,嘗試採納一些較為受爭議的科技,包括區塊鏈的應用,以及如何為加密貨幣制訂適當的管制措施,讓這個市場在起飛的時候,香港不會被其他國家及地區遠遠拋離。


資料來源:orientaldaily.on.cc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銀聯閃付優惠吸睛
行內資訊
05日/08月/2019年

電子支付的方式推陳出新,其中信用卡簽帳方式已由從前的「碌卡」,發展至「插卡」以至近年新興的「非接觸式支付」。各大信用卡公司及手機系統都先後推出各自相關產品,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為增加用戶數目,爭取用家支持,大家都各出奇謀!

  最近銀聯的「雲閃付」就選擇與大型商戶合作,大打廣告優惠,吸引消費者加入用家行列,例如某大型連鎖便利店跟銀聯閃付合作推出優惠:消費滿25元即減10元;消費者只需憑銀聯QR Code,包括雲閃付App或銀行App,於該便利店付款即可獲優惠,而且每日可使用優惠一次,吸引力十足!

  「雲閃付」是一個相當方便的本地以至跨境支付平台,香港人到內地消費前,可於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雲閃付App,綁定中國銀行發行的銀聯信用卡,在內地以至澳門不少零售、餐飲、住宿等都可以用掃碼支付或In-App付款。港澳已有數千間商戶接受銀聯QR Code;內地有數百萬間商戶支持銀聯QR Code,大家到內地時都可用手機支付,毋須再受限無內地銀行戶口及手機號碼而用不到,「雲閃付」可以是大家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雲閃付還可在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地使用呢!總括而言,市場產品愈來愈多,技術以至系統整合發展愈趨完善,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各家在功能上需要不斷強化以保優勢,同時他們亦從宣傳優惠功勢著手。大眾市民在如此「熱鬧」的支付「競技場」上,可以隨個人消費習慣、方便程度,以至推出的優惠內容作選擇,亦可從中享受到「着數」,實在是用家和商家之福!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私隱度高難盜用 蘋果信用卡本月登場
行內資訊
01日/08月/2019年

蘋果公司早前於3月公布,將與高盛合作推出新信用卡Apple Card。蘋果總裁庫克確認,Apple Card將於本月率先在美國推出。


庫克於美國時間周二在公司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電話會議上,確認推出時間。他表示蘋果信用卡於8月內在美國推出,年底將覆蓋範圍擴至40個國家及地區,目前蘋果數千名內部員工已經在測試,預料未來可利用其信用卡,為Apple Wallet提供更多金融服務。同時蘋果計劃秋季發布多款新品。


承諾不追蹤購物記錄

是次蘋果與高盛合作推出Apple Card,蘋果負責信用卡及iPhone軟件介面設計,而高盛負責信用卡的基礎架構、管理交易數據等服務、解決用戶與店家的交易糾紛、以及整理報表資訊。

Apple Card是一張與iPhone綁定的虛擬卡,用戶可以將Apple Card卡結合Apple Pay使用。Apple Card將為用戶提供分類界面,如娛樂,食品和購物等,讓用戶知道消費習慣。而實物卡也可用於支援電子支付的商店。此外,Apple表示不收取年費、超額費用或現金預付費,在Apple Store購物可享有3%回贈,使用Apple Pay付款可得到2%現金回贈,一般消費也獲1%回贈。

Apple Card另一個賣點是私隱度較高,因為沒有卡號及背面安全碼CVV,持卡人的身份和信用卡資訊較難受到盜用。雖然用戶在電子錢包中可取得個人的消費習慣,但蘋果承諾不會追蹤消費者的購物記錄。

資料來源:skypost.ulifestyle.com.hk

               回主目錄
(轉載)移動支付覆蓋衣食住行
行內資訊
22日/07月/2019年

AliPayHK現時可繳付港燈及中電電費、煤氣費、CSL及3HK等電話費用;黃埔花園、藍澄灣及香港仔中心的住戶可使用AliPayHK交物管費,當然還有最為人熟悉的淘寶購物等。而AliPayHK母公司螞蟻金服已獲發虛銀牌,公司當時曾透露會與合作夥伴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AlipayHK:全國開通服務

相對於其他競爭對手,AlipayHK對港人的最大吸引力,是在內地的使用範圍愈來愈廣,早在今年3月1日已推出大灣區跨境支付服務,若有關地區貼有「支付寶」支付標籤的商店,便可利用AlipayHK付款。此外,支付寶上周宣佈,AlipayHK已獲央行許可,將逐步在內地開展移動支付服務,成為首個於全國開通服務的香港電子錢包。


WeChat Pay HK:服務性功能貼地

WeChat Pay HK亦可交中電電費、中移動香港、香港寬頻及數碼通等電話費,並與工銀亞洲及中信國際合作可還卡數,以及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由騰訊、工銀亞洲、港交所、高瓴資本聯同鄭志剛透過其投資主體Perfect Ridge合資組成的虛銀富融銀行,最近亦透露該行將結合各個股東的專長,釋放出龐大力量以驅動金融科技的發展。

WeChat Pay HK的一大優勢是服務性功能相當貼地,例如在「繳交電費」方面,在賬單發出日以及賬單到期日前3天,WeChat Pay HK可透過「生活繳費HK」官方賬號推送繳費提醒。同時,用戶亦可代他人繳交電費,每個用戶最多可新增10個中電賬戶號碼。用戶繳費成功後,可點選「生成電子回單」後可獲電子收據,亦可在「繳費記錄」中查看繳費詳情。


PayMe:推商用永久二維碼

至於匯豐的電子錢包PayMe,顯然在本港的「群眾基礎」更強,尤其是商用版近日推出永久二維碼及付款連結,令客戶無需等候一次性二維碼生成,受到市場歡迎。據匯豐香港區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主管欣格雷披露,過去兩年間PayMe用戶人數已增至近150萬,去年PayMe的個人對個人轉賬額增長高達5倍。

不過PayMe的缺陷是與其他電子支付方式相比,未有太多「花臣」,整體仍以簡單支付為主,而且匯豐目前未有申請虛銀牌照。該行去年曾表示會持續投資在科技基建,未來兩年會在科技發展方面投放多達150億至170億美元,有信心能夠為客戶提供到數碼銀行服務;上個月又宣佈取消包括低戶口結餘收費等服務費,外界普遍認為,這些措施都是為了迎戰即將營運的虛擬銀行。

至於以往因為乘搭港鐵之利、過去20年幾乎壟斷本港交通工具支付的八達通,面對各種電子錢包的來勢洶洶,旗下O!ePay(好易畀)近年加快發展步伐,包括預告年內即將接通Apple Pay,市民屆時可在iPhone及Apple watch上使用八達通功能。

 

資料來源:paper.wenweipo.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電子錢包遍地開花
行內資訊
22日/07月/2019年

 如果你平常有使用電子支付的習慣,例如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等,應會發現不少公營機構,已加入電子支付繳費服務,包括電訊商、收費電視及電力公司等。最近中電也宣佈引入這項服務,為住宅及商業客戶新增流動支付平台,逾260萬客戶日後用手機,就能隨時隨地繳費,並查閱最新及過去帳單。

          以前交電費要到電力公司門市,其後慢慢引入其他方式,例如在便利店、繳費靈及銀行轉帳等,現在更引入電子支付以方便市民,能夠應付各階層的使用習慣。

          各大企業嘗試引入新技術,在做生意的層面上,能夠帶入新思維。以八達通為例,八達通近期發展電子錢包,透過配合Samsung Pay和Apple Pay,把實體卡「無卡化」,令市民生活更輕鬆隨意。八達通積極迎合科技發展,已由最初用作取代車票,發展成市民日常衣食住行消費中的付費工具。企業配合電子支付的同時,各大龍頭科技公司也拓展電子支付版圖,華為最近宣佈在港推出「HUAWEI Pay」,進軍香港市場,各位市民又多一個選擇,特別是一眾華為手機用戶!

          再有電子支付平台來港,正代表香港是一個重要市場。相信大家出門時手機都不會離身,隨著電子錢包興起,不少人都安裝一至兩個電子錢包。八達通「無卡化」、「HUAWEI Pay」攻港以及中電引入電子支付等動作正迎合潮流大勢,明白到電子支付已成為業務重要一環,紛紛拓展這方面版圖,並將之連結到原有業務上,除了令電子支付發展更蓬勃外,其求進求變的態度,值得其他企業借鏡。\

資料來源: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慢活時代——無現金支付
行內資訊
18日/07月/2019年

手機支付的大趨勢不可擋,世人唯有順勢而行。到內地工幹或旅遊,手機上沒有微信或支付寶,便好像大鄉里出城,與時代嚴重脫節,簡單如買瓶汽水和召的士也無法做到。微信支付等工具香港也有,但兩地並不通用,在內地使用要先開個內地銀行帳戶,還要先取得一個內地實名電話號碼,手續極繁複。

首先,銀行戶口要親身到內地開,要出示一個內地地址和電話。你可以用朋友和親人的地址,但若在深圳銀行開戶,就必須是深圳的地址,然後再去當地的電訊公司開個實名電話帳號。銀行會替香港的客戶把手機「縛定」微信或支付寶等工具,你便可以用手機支付了。

中銀香港是首家在香港推出不用親身到內地便可開設內地帳戶的銀行。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最近也在中銀香港開了一個內地的人民幣戶口。手續還算不特別繁複,聽說服務推出後,生意好到不得了。銀行有專人為你把你的手機「綁定」各個電子支付工具,又可以用手機在網上從香港戶口轉到內地的中銀戶口。當然,你也要在香港開個內地電話號,在多間內地電訊商可以辦到,一張數據卡便可以走遍大江南北,好處是香港發的卡不用「翻牆」便可以繼續上WhatsApp、facebook或YouTube等平台。從此,我在內地也不用與香港朋友「斷六親」了。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1/3港人用AlipayHK 螞蟻金服:已成功
行內資訊
11日/07月/2019年

螞蟻金服國際投資主管萬啟年昨日出席RISE論壇時指出,雖然在香港推動旗下電子支付AlipayHK遇到困難,但他引述市場調查數據指,現時每3個香港人有一個用AlipayHK,是取得了成功。


萬啟年引述市場調查機構Juniper的數據指,約33%市民使用AlipayHK。他指現時在9個地區推出支付業務,當中有兩個是已發展市場,包括香港及韓國,在已發展市場會普遍遇到困難,包括人們習慣使用銀行及由信用卡主導支付市場。但他認為,只要做好客戶體驗,當客戶感受到方便就不會用回傳統的支付方法。明年港鐵接受AlipayHK付款,愈來愈多的使用場景會令香港人增加熟悉程度及形成習慣,有望推動市場發展。


昨日RISE論壇亦有談論到虛擬銀行,WeLab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龍沛智表示,傳統銀行因應虛擬銀行的出現而取消低結餘收費,但他認為虛擬銀行的優勢還有很多,如在整體客戶體驗及使用科技的方式,因此相信雙方競爭將會是多方面。


WeLab龍沛智:虛擬銀行優勢多
早前高盛的報告指,虛擬銀行可以取得30%的市場份額。龍沛智認為,虛擬銀行業界能否取得這成績,重點在於是否能取得及鞏固兩種客戶群,首先是現在已有使用銀行服務的人,他們想作出新嘗試,或會逐步把更多的交易轉移至虛擬銀行;第二批潛在客戶群是現時沒有銀行戶口的年輕人,他們會以虛擬銀行作為主要往來銀行。未來能否達到高盛預測的數字,主要視乎這兩批客戶如何發展。


資料來源:mpfinanc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電子支付樂見新發展
行內資訊
08日/07月/2019年

2019年已走過一半,在電子支付領域內,無論概念、技術及實際應用發展上,都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除了固有電子支付行業巨頭,例如Mastercard、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及PayPal等不斷強化各地業務外,全球不少大型科企亦研究相關發展,就如筆者在上期介紹的facebook Libra,對電子支付行業及全球金融體系而言,勢帶來嶄新改變。

由於facebook用戶群逾20億人,自公佈最新電子支付舉措後,影響力巨大,其發展即時引來各界關注及討論,包括安全性、內在價值、風險及監管制度等。對電子支付市場亦是好事,在更多討論下,有助facebook以至其他電子支付業界,找到未來發展方向。

下半年預期市場會有更多新消息出現,用戶過去最關注的安全問題,例如全球大數據發展,在行業累積多年消費及交易數據後,將有利人工智能推進。屆時透過「機械人」預測交易趨勢,能幫助電子支付公司,更好作出風險管理。同時,隨着更多企業投放資源及帶來新概念,2019年將會是電子支付行業精采一年,值得大家期待。

電子支付最初出現時,各地政府及金融機構等都表示有所擔憂。但在業界努力及投入資源下,電子支付技術日漸成熟,安全及私隱等隱憂陸續解決。現時電子支付已融入到市民日常生活之中,筆者喜見百花齊放的情況,因為只有這樣才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實質改變。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IPO追蹤】阿里入股螞蟻金服33%
行內資訊
02日/02月/2018年

阿里公布財政年度第三季業績時宣布將會入股螞蟻金服33%股權。阿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電話會議內稱,螞蟻金服三項核心業務都有不錯盈利,是次交易有利雙方加強戰略合作。阿里首席財務官武衛則強調,螞蟻金服目前仍未公布其上市計劃,亦未落實上市目的地。

今次阿里與螞蟻金服同意修訂2014年的交易協議,阿里會轉讓所持與螞蟻金服相關的專有知識產權,以此獲得股份,而此舉不會對集團的資金狀況有影響。同時,螞蟻金服將會終止向阿里繳付知識產權和技術服務費,這費用金額等同螞蟻金服稅前利潤的37.5%。

蔡崇信指出,此次交易除了令兩間企業有更緊密合作之外,亦容許阿里股東在未來能夠享受來自金融業務的增長,而阿里所持的螞蟻金服股份,亦會在對方上市前得到保護,不會因螞蟻金服融資而攤薄持股。

他又稱,螞蟻金服季內採取積極吸納新用戶的計劃,首席執行官張勇則補充,阿里與螞蟻金服會合作把新用戶,變成阿里生態體系內的買家,推動新零售發展。

螞蟻金服透過「支付寶」等產品,多年來為中國電子支付市場主導者,而其平台內亦提供不少金融服務,如個人貸款、「餘額寶」等理財產品。

阿里去年「雙十一」交易額再創新高,亦帶動集團季績高於市場預期。收入達830.2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強勁增長近56%,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的純利報270.07億元,上升20.1%。

武衛調高全年收入預測,由估計按年升45%至49%,調高到55%至56%。

資料來源﹕finet.hk

               回主目錄
(轉載)【全民Fintech】領展聯同9大支付平台搞手機付款泊車
行內資訊
23日/01月/2018年

領展(0823)今日宣布,旗下泊食易Apps兼容電子支付及泊車功能的手機付款平台,計劃於兩年內將泊食易的電子支付功能應用在領展旗下商場。領展是次與支付寶香港、Android Pay等9個電子支付機構合作,在泊食易Apps推出泊車功能。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表示,計劃先在黄大仙中心龍翔商場及樂富商場推出,並且在兩年內推廣至領展30個商場。

王國龍又指,現時泊食易的下載量近25萬個,在今次引入電子泊車後,將計劃聯同商户合作搞消費儲分,期望促進更多消費者過來消費,最終幫助商户生意增加。9大電子支付機構亦會相應作出投資,配合新功能推出。

資料來源﹕Mingpao.com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