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易付+營商——電子支付進駐港鐵
行內資訊
01日/02月/2021年

  港鐵正式推出二維碼乘車服務,首批支援的主要是機場快線以外93個港鐵車站,為了方便識別,港鐵以紫色標示有關閘機。筆者上周專程去試用AlipayHK的「易乘碼」(EasyGo)乘搭港鐵,整個掃描反應靈敏,經過閘機時只要對準掃描器,便可一掃即go,入閘過程與八達通一樣暢順,而且在入閘後及出閘後,也會彈出通知確認,並可在AlipayHK查看交易詳情,整個服務體驗較想像易用。

  AlipayHK為首個應用於港鐵二維碼乘車服務的本地電子錢包,其他如銀聯、微信支付等未來亦會陸續進駐。而要做到快速過閘,當中有賴雙離線與「非對稱加密」技術幫助,才能加快過閘速度。為方便使用,用戶更可以預先在手機內,把「易乘碼」建立捷徑(shortcut),一按即可開啟,於閘機一掃過閘。

  值得一提的是,用戶於入閘前,必須先在App內選定車票種類;此外,二維碼乘車服務也可受惠港鐵的「程程20%車費扣減」計劃,優惠期至今年3月31日止。其他如學生乘車優惠、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以及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暫時不適用。估計要做到符合資助計劃,需要於這技術及行政上配合,打通資料驗證的問題。

  當二維碼服務正式進駐港鐵,吸引更多人使用二維碼支付後,等同建立新的支付生態圈,遍佈衣食住行各層面,將有更多誘因,吸引商戶採用二維碼收款服務、多一個市務推廣的平台使用,未來更會出現更多場境及應用。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易付+營商——電子利是一舉多得
行內資訊
25日/01月/2021年

  平淡的聖誕新年剛過,一眨眼農曆新年又到,第四波疫情反覆,過年前放寬限聚令無望。不想過一個冷冷清清的農曆年,建議大家不妨善用科技搞搞新意思,網上拜年、網上團拜一樣可以熱熱鬧鬧,禮到人到利是照派。

  每逢農曆新年,大家都會預先選購不同禮物和到銀行兌換新鈔封利是,準備在新年期間派給親朋戚友。不過近日疫情反彈,為減低染疫風險,政府取消煙花匯演及年宵市場活動,金管局亦擔心大批市民集中銀行分行換新鈔,增加爆疫風險,因而敦促大型支付商推出電子利是,鼓勵市民使用。

  近年市場湧現各類電子錢包,如AlipayHK、WeChat Pay及PayMe等,金管局亦推出「轉數快」服務,但以往很少看見香港市民利用電子貨幣來派利是,許多人更特意搜羅款式別致的利是封,要向親友送上一封利是連同恭喜語。

  今年面對疫情嚴峻,預計有更多人願意改用電子利是傳達問候及心意;更多支付工具、虛擬銀行或電商,亦會趁新年推電子利是優惠,甚至「搶紅包」,或與電商合作設計優惠,藉此難得機會吸納更多客人。

  筆者暫時未知在金管局呼籲下,支付服務商會推出甚麼推廣,但部份電子錢包已有收發利是功能,或可趁機會在牛年帶頭「搞旺個場」。甚至HKTV Mall等電商平台也有e-coupon供客人送禮之用,收到的人可以自選心水禮品,比起年年收曲奇餅、朱古力,甚至循環送出,實在環保得多!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抗疫不力】(2)一機搞掂不同平台 「e+Pay」支援逾10種電子支付系統
最新消息
15日/01月/2021年
「e+Pay」引入海外電子錢包,包括韓國的「GLN」及 台灣的「街口支付」。
易付達(亞洲)主席及行政總裁勞 俊傑展示電子支付終端機。
易付達(亞洲)主席及行政總裁勞 俊傑展示電子支付終端機。

疫情加快了電子支付的發展,本港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易付達(亞洲)有限公司(eftPay)近日正忙於推廣公司提供的電子支付服務,包括一站式電子支付服務方案「e+Pay」,以及近月推出的創新電子優惠劵平台「e+齊齊賞」。

「e+Pay」是因應零售業需要而設計的電子支付服務方案,支援逾10種主流電子支付系統,包括八達通、信用卡、二維碼,更引入海外電子錢包,包括韓國的「GLN」及台灣的「街口支付」也可以使用,旅客來港購物也很方便。

交易方便暢順吸引遊客

安裝eftPay的終端機 後,商戶不必再就各種 不同的支付模式購買不 同的終端機。
安裝eftPay的終端機 後,商戶不必再就各種 不同的支付模式購買不 同的終端機。

安裝eftPay的終端機後,商戶不用再就每種支付模式買一部機,方便之餘又可以吸引習慣使用電子支付的客流,甚至可以吸引遊客,現時香港至少有22,600多家商舖正在使用,大多是本地的中小企。

eftPay的聚合支付服務,是目前香港接入最多支付方式的平台之一,商戶毋須做額外安裝,操作容易,有助提升營運效率、減省人手。同時「e+Pay」電子支付服務方案的後台系統,可以讓商戶隨時隨地用手機上網查閱收據紀錄及業務。

優惠劵平台助推廣業務

電子優惠劵平台「e+齊 齊賞」,今年9月正式 推出。
電子優惠劵平台「e+齊 齊賞」,今年9月正式 推出。

此外,「e+Pay」特有的電子優惠劵平台「e+齊齊賞」,今年9月正式推出 ,結合會員系統以及電子優惠劵功能,市民只要上「e+齊齊賞」網站,將他們的優惠儲存在手機內,就可以在限期內到有優惠的商店,出示二維碼以獲得優惠,這個平台可以為沒有太多市場推廣經驗的小商戶,提供更多推廣機會,接觸更多潛在客戶,提升生意額。

 

 

資料來源:n.kinliu.hk

               回主目錄
(轉載)資訊科技助企業疫境轉型 掌握未來化危為機
最新消息
15日/01月/2021年

資料來源:ezone.ulifestyle.com.hk

               回主目錄
支付寶【香港勁賞節2021】活動
推廣優惠
06日/01月/2021年

AlipayHK(香港錢包)和支付寶(內地錢包)合辦【香港勁賞節2021】活動,冀以立減優惠,加上特選商戶提供的專屬優惠券,刺激用戶消費,助商戶提高生意額。

推廣詳情

活動推廣期:

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包括首尾2日,共90日)

優惠對象:

AlipayHK 和支付寶用戶

優惠領取方法:

用戶掃描【香港勁賞節2021】活動物料,領取優惠券

優惠內容:

• AlipayHK獎賞:消費滿港幣$10立減港幣$3

• 支付寶獎賞:消費滿人民幣10元立減人民幣3元

參加要求:

• 提供專屬優惠給AlipayHK及支付寶(內地錢包)用戶

• 於所有門店張貼【香港勁賞節2021】活動物料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 marketing@eftpay.com.hk 查詢,謝謝。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多方推動便捷支付
行內資訊
04日/01月/2021年

  踏入2021年,筆者先祝各位讀者身心健康,生活能盡快恢復正常。上周筆者提到電子支付於去年急速發展,政府、電子錢包營運商及科技企業等積極拓展電子支付服務及技術,務求為大眾帶來便利及安全的無現金支付體驗。

  「轉數快」推出後錄得超過650萬個登記,早前已可透過此服務,繳交水、電、煤、稅款、差餉及地租等費用。為進一步方便市民繳交費用,上月底再多四個政府部門,接受以「轉數快」方式繳付費用。電子錢包營運商亦不斷拓展服務範圍,超過200萬用戶的PayMe,亦把服務擴大至順豐香港,用戶只需出示PayMe的付款QR Code,讓網點員工或速遞員用指定裝置掃描即可。

  除了擴展服務範圍外,技術亦要與時並進,加強方便性及安全性。最近Mastercard在網上舉行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展出多項最新支付安全技術,例如宣佈「Click to Pay」網上付款方案將展至亞洲地區包括香港,透過智能技術確保交易資料安全,讓用戶只需點擊數個按鈕,即可輕鬆完成付款。另一矚目創新科技是「生物驗證卡」,當中是與身份識別領域的領先公司合作推出,將指紋認證技術與卡上的晶片結合,讓用家直接在卡上驗證、在實體店內直接付款,提升交易安全程度。

  展望新一年,筆者希望大家可迎合新經濟、新生活方式、配合科技持續提升,將帶動電子支付應用在不同場景中。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Mastercard在2020年下半年透過創新方案和夥伴合作 推動香港復甦及數碼化經濟
最新消息
30日/12月/2020年

Mastercard在2020年下半年透過創新方案和夥伴合作
推動香港復甦及數碼化經濟

品牌藉各項倡議進一步彰顯其促進香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的承諾,同時回應由疫情帶動的需求


香港,2020年12月30日 — 香港人在2020年下半年仍然面對主要由疫情帶來的挑戰。Mastercard一直持續推出嶄新的電子支付選項和解決方案,以應對消費者因疫情而帶動的需求。

根據Mastercard於六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近六成的消費者認為電子支付的發展趨勢很可能會持續下去,而有近一半受訪者更指有計劃在疫後繼續減少使用現金。

由Mastercard、Digital Planet與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 at Tufts University)共同發布的數碼智能指數(Digital Intelligence Index)顯示,數碼化有助人們在疫情期間安全地如常工作、學習、購物和進行社交活動。這與Mastercard於2020年下半年從消費者多方面的生活,包括交通、日常生活、飲食、公共衛生及虛擬銀行等,所推出的倡議相吻合,至使作為全球三大先進數碼經濟體之一的香港能夠繼續穩步發展。

一系列全新數碼支付產品

隨著越來越多的香港人透過數碼化方式進行日常消費,Mastercard與多家虛擬銀行和傳統銀行合作推出支付卡,旨在鼓勵消費者減少使用現金,並減輕他們在疫情期間對於與健康相關的憂慮。

虛擬銀行 MoxWeLab Bank(匯立銀行)相繼推出創新的數碼無號碼Mastercard扣賬卡;Mastercard亦分別與建行(亞洲)工銀澳門合作,推出京東Mastercard信用卡,滿足消費者對網購日益增加的需求;以及與中國銀行(香港)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淘寶攜手合作,推出聯名Mastercard信用卡。 除此之外,Mastercard扣賬卡包羅12種指定貨幣,讓持卡人可隨時隨地按心儀匯率兌換外幣,並以此進行網購或海外消費,避免因為匯率波動而產生額外開支。此外,他們更可透過滙豐全球自動櫃員機網絡免費提取現金。

與本地夥伴合作推出數碼體驗

香港人在疫情下長時間留在家中,因而渴望擁有獨特的數碼體驗。Mastercard致力把數碼化體驗推廣給更多大眾,夥拍徠卡學院(Leica Akademie推出品牌在港的首個無價線上攝影課程。另外,Mastercard亦與恒隆地產Germ Tech合作推廣健康、分別與KeyChain PayOpenRice聯手推出電子租金支付及外賣服務,以及透過eft Payments (Asia) Limited於美妝購物概念店Art Piece 提供購買美容產品的感應式支付選項。除此之外,Mastercard還在教育推廣方面不遺餘力,透過GRWTH為學校和教育中心提供數碼支付。

全球性和區域性倡議

與此同時,Mastercard亦將其傾力支援數碼化經濟的承諾擴展至全球各地的不同區域。協助小型企業轉型數碼化是Mastercard的首要目標之一,因此品牌承諾向小企業撥款2.5億美元,用作支持它們於未來五年的業務數碼化發展。Mastercard更實行多軌道策略,透過幫助中小企實現數碼化和普及金融,這對於推動中小企在後疫症時期的發展至關重要。

另一項舉措是Mastercard與Pine Labs合作於明年年初在五個東南亞市場推出其綜合Pay Later」解決方案,為消費者提供購物分期付款的靈活性,並為商戶、銀行夥伴、金融科技、支付網關和設備製造商提供快速增長的融資選擇,以助他們擴展業務。另外,Mastercard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發布了與MatchMoveTappy Technologies的合作,推出了一款小巧而靈活的晶片,以安裝在穿戴物件和配件之中,並將其打造成安全的感應式支付設備

Mastercard更與IDEMIAMatchMove攜手合作,在新加坡首次推出了目前仍在試驗階段的指紋生物驗證卡,以增強感應式支付的安全和可靠性。

由於區塊鏈技術為今年的重點範疇之一,Mastercard推出了一個專門為各國央行評估其中央銀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之應用例子而設的虛擬測試情境。此平台能模擬在銀行、金融服務供應商及消費者之間發行、發放及交易央行數碼貨幣。此外,Mastercard亦宣布與一家技術公司GrainChain展開了合作,為供應鏈提供透明度,從而加強供應商和農民的能力,同時減低美國、墨西哥和中美洲的買家和銀行所面對的風險。

在環境保護方面,Mastercard透過擴展Priceless Planet Coalition」聯盟以匯聚全球消費者,利用五年時間在全球種植一億棵樹。目前,遍佈全球各地超過12個市場的消費者可以使用可持續卡的支付產品,並有逾60個金融機構所發行的卡片均採用了可回收、生物可分解、無氯元素及和可降解海洋塑料製成的認可材料。

Mastercard致力培養金融科技專才,透過Girls4Tech計劃實踐品牌訂下在2025年前惠及全球500萬名女生的目標。在電競方面,Mastercard連續第三年成為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的全球贊助商,並藉着10月舉行的世界大賽十週年慶典之際,兌現了「答謝電競迷」的承諾。

為進一步展示Mastercard對其產品安全性的一貫承諾,品牌所贊助的《哈佛商業評論》調查對企業與消費者間互享數據作出分析,並就企業應如何改善其數據處理方式及策略分享見解,從而在消費者中建立良好的信譽,繼而推動業績増長。

榮獲國際殊榮

Mastercard再度被評為本年度最具認受性企業之一,同時登上《財富》雜誌(Fortune的2020年「改變世界企業」排行榜第14位,獲雜誌讚揚其在促進數碼經濟發展及實現普及金融上的貢獻。

– 完 –

關於Mastercard

Mastercard(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號:MA)是國際支付業的科技企業。我們的使命是透過令安全、便捷、智能和可達的交易來連接並推動具包容性的數碼經濟,使全球各地的人受益。憑藉安全的數據及網絡、夥伴關係和熱情,我們創新的解決方案幫助消費者、金融機構、政府及企業發揮最大潛力。正商(DQ)推動著我們的文化以及公司內外的一切。通過與21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聯繫,我們正在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為所有消費者釋放無價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techritual.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電子支付發展迅速
行內資訊
28日/12月/2020年

  2020年轉眼接近尾聲,這一年有很多巨大變化,確實過得驚心動魄。但對電子支付業來說,是急速冒起、突破發展的一年。在疫情影響下,實現非現金支付成為全球共同目標,不同機構紛紛加快數碼轉型速度以應對挑戰,支付業界亦把握機會,提供更多合適解決方案。

  日前AlipayHK公佈「EasyGO易乘碼」系統服務範圍將於來年一月擴展到港鐵。乘客只需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或使用易乘碼,即可使用二維碼乘車服務。使用二維碼支付是社會大趨勢,現時港鐵接通二維碼支付,成為香港電子支付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

  在電子支付迅速發展下,中小企都應作出相應配合和轉變。近月已見不少傳統收取現金的行業或店舖,如的士、街市攤檔加裝電子支付,以應對市民支付習慣轉變,惟未算十分普及,原因可能是一時未能適應,主觀認為難以操作,或擔心支付商收取手續費、行政費等。

  市面上主流電子支付服務商提供的支付系統操作容易,收費亦公道。不少小商戶接入電子支付後,都發現沒有想像般麻煩,亦方便顧客,其後台系統亦便利營商,處理帳目更容易。上街毋須帶銀包,只需智能裝備就可以衣、食、行支付,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這說法已經接近完全實現。即將迎接新一年,電子支付發展勢頭繼續強勁,期待來年支付業有更多令人驚喜的發展,亦期待大小商戶對電子支付接受率不斷提升,無論商戶和市民,都能享受到電子支付為大家帶來的便利!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eftPay推「e+Pay」聚合支付方案 化繁為簡
最新消息
21日/12月/2020年

近年,電子支付愈見盛行,而隨着疫情的關係,亦催化了電子支付的發展。易付達(亞洲)有限公司(eftPay)作為領先的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推出「e+Pay聚合電子支付方案,為商戶提供統一的支付接口,做到「一機多付」,一部電子終端機支援18種支付方式,配合方便易用的管理後台,滿足商戶的營運需要;還增設「e+齊齊賞」電子優惠券平台,為中小企提供一個有效的宣傳機會,助拓展客源。「e+Pay」方案切合零售商戶的需求,獲香港零售管理協會(HKRMA)頒發「智能零售科技獎(科技供應商)– 優異獎」。

 

對於獲獎,eftPay感謝香港零售管理協會給予的肯定。eftPay認為,「e+Pay」方案向商戶提供安全、快捷和可靠的電子支付服務,亦為商戶帶來多元化的增值服務,如電子收據管理平台和「e+齊齊賞」電子優惠券平台,成為商戶營商的好幫手。

 

提供推廣平台 鼓勵中小企參與

不少企業都尋求不同的營銷推廣機會,然而大型企業的資源較多,實行品牌推廣上亦較容易,相對中小企投放在推廣上的資源有限,經常無計可施。而eftPay的創新電子優惠券平台「e+齊齊賞」結合會員系統及電子優惠券功能,讓中小企能夠以較低成本推出優惠營銷推廣活動,配合O2O的新營銷方案,能接觸更多潛在客戶,帶動生意額。對於未來發展,eftPay將繼續優化「e+Pay」方案,提供更多有利商戶的增值服務,讓商戶和消費者均達至「雙贏」局面。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Google Pay融入生活
行內資訊
21日/12月/2020年

        支付服務除了要安全、快捷及獲廣泛商戶採用外,也要融入用戶生活,才能達至理想效果。最近Google Pay新增其他功能,在美國推出全新版本,務求成為金融理財工具。

  Google Pay界面將會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Pay」,當中結合現有支付功能、P2P轉賬及交易記錄,而且有一個類似聊天界面,可以查看與聯絡人之間的付款情況,也可以結合指定商戶會員咭,讓用戶可看到商戶優惠,並下單訂購食物;第二類是新的「Explore」功能,當中整合優惠及現金回贈資訊,透過Google演算方式及交易紀錄,推送一些用戶感興趣的優惠,用戶購物時可更精明,用戶也可手動開啟,讓優惠與儲存在Google Pay內的信用卡連結,消費時只需直接用信用卡付款即可扣減優惠,不用再掃瞄優惠券條碼;第三類是「Insights」,主要是整合一些用戶財務資訊,不再需要人手輸入資料,便可清晰展示你的消費、儲蓄及即將到期賬單。用戶可以選擇將Gmail及Google Photos帳戶連結,系統便會查找收據進行分析。

  現時Google已與11間銀行及信用合作社建立合作關係,明年Google將推出「Plex」功能,讓銀行透過Google Pay作為他們的銀行程式,用戶可從中使用基本網上銀行服務。從以上種種功能,Google Pay確實可成為一個常用多元化金融理財工具,不過決定開放這些功能,仍要視乎當地金融合作夥伴及服務配套,筆者也相當期待智能金融理財工具在香港出現。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