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勞俊傑 - 支付走進元宇宙|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08日/08月/2022年

 一連5日的香港動漫電玩節剛結束,接力舉行的電腦通訊節也將於8月19日復辦。兩樁盛事不約而同加入元宇宙元素,動漫節首次推出限量NFT門票,並在展場內構建大型元宇宙展覽項目;電腦節也將於現場設虛擬活動平台,增設置元宇宙專區,目標同樣是讓市民可以體驗元宇宙世界。

動漫節是業內盛事,每年均展出多項限定特色產品,並有限量版模型、手辦玩具、遊戲卡等出售,動漫迷奔跑入會場搶購的場面年年出現。由於頭籌可首批入場搶購限量商品,故一直非常搶手需要排隊預售,但大會今年改為網上抽籤及實名制;同時推出5款不同主題的NFT門票,以3D技術製作,每款限量售2000張,同樣具收藏價值,持票人更可透過特別通道進入會場,即使比普通門票貴近三倍依然有捧場客。

兩項新安排均透過網上進行,現場購票亦只接受電子付款。而且入場後用特定電子支付平台付款享有折扣優惠,大型消費性展覽逐步減少,現金交易似乎是大勢所趨。此外,活動邀請知名藝術家舉行NFT新品發佈和簽名會,更有參展商現場示範如何開立The Sandbox帳戶、買入虛擬土地並創建遊戲,未來市民在元宇宙的投資和使用度,也是電子支付發揮的空間。

至於電腦節因在政府發放第二期消費券後舉辦,場內攤位接受全部6款消費券支付平台付款,預料今年電子支付佔比將大大提升。此外,為了推廣元宇宙,大會特別邀請兩家本地科創公司參與,教育公眾這些創新科技的定義和用途,又籌辦數碼轉型專區展出不同範疇的企業營商方案,讓大家看到不同商機。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電動車增油商變陣|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01日/08月/2022年

國際油價今年異常波動,汽油價格大漲,身為車主感受最深。隨着電動車技術成熟,不同車廠陸續推出新款電動車,選擇增多,加上高油價,多了車主轉買電動車,筆者也是其中一位。轉會後,很快發覺愈來愈多人使用電動車,充電設備不足情況更見突出。

環境及生態局5月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今年首季電動車佔新售私家車的比率接近一半,電動私家車總數已超過3萬輛,佔整體私家車總數4.6%。電動車需要充電站等配套,一直都是靠政府及個別車廠推動,由政府、中電、港燈及易充站在各區屋苑及商場提供免費服務,至今年5月全港只有約4900個公共充電器;而且免費服務大多是標準或中速充電站,「快叉」站只約860個,易充站也有提供收費「快叉」服務。

局面近日終現突破,香港蜆殼(Shell)繼6月於機場貨運中心外啟用全港首個油電站,可同時提供電動車充電及汽車加油服務;近日再與新世界及寶馬進口經銷商森那美成立「新世界綠色運輸聯盟」,Shell及森那美汽車於第四季起將在新世界旗下物業設置逾100個電動車通用充電點。現時快速充電每小時收64元,用手機應用程式付款,大部份電動車快充只需一小時,未來還會加速擴大充電點數目。

隨着電動車使用率增加,政府及私人機構必須增加充電設施,更多收費服務商入場是大勢所趨。中電提供的免費充電服務暫定至年底,政府亦已進行收費安排的準備工作,以期在2025年開始在政府停車場徵收充電費。另外,政府準備中長期逐步把部份現有油站及氣站轉型做快速充電站,估計其他營運商亦陸續有動作。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私企發力解IT人才荒|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6日/07月/2022年

DSE上周三放榜,一如所料今屆多數「超級狀元」均矢志讀醫,但隨着香港社會數碼轉型,數碼科技人才近年非常吃香。對萃萃學子來說,投身數碼科技亦相當有前途,但教育方面一直未能培育足夠人才,滿足各行各業需求,因此近日有私營企業嘗試自行找出路。

Google香港一項研究顯示,至2025年人和機器協作將創造9700個新工作單位;但目前64%大企業及51%中小企面對數碼人才招聘困難。為此,推出一個Google Career Certificates智慧數碼人才計劃,提供一系列熱門數碼技能培訓課程,涵蓋數據分析、數碼營銷和電子商貿、IT支援、IT自動化、項目管理和用戶體驗設計,希望能打破傳統招聘模式,透過計劃培育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才。更有意義的是計劃將透過與香港青年協會合作,支援1000位有需要的16至35歲本地青年免費修讀,既幫助青年提高就業能力,又能滿足市場需求,締造雙贏。

當然要推動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單靠私營企業努力並不足夠。政府於2020年推出「抗疫基金金融科技人才計劃」,撥款1.2億港元,資助合資格企業開設新職位,每間企業限一名額,提供最長12個月、每月1萬港元的薪金資助,也是值得鼓勵的措施。記得上一輪計劃創造超過700個職位,獲聘員工不少為年輕人,很高興政府上周一再度推出這個計劃,以支援更多有需要的企業,並為有志投身金融科技行業的人士提供就業機會。實在很希望未來能見到有DSE「超級狀元」的志向是投身數碼科技。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夏日消費狂歡2.0|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2日/07月/2022年

暑假旺季將至,大小商戶趁疫情穩定舉辦促銷活動,久違了的商場表演復活,大型展覽也蓄勢待發。每年一度的重頭戲香港書展周三(20日)開鑼,與緊隨其後的香港動漫電玩節及香港電腦通訊節,以往都吸引大批市民入場消費。

今次是政府連派兩年消費券以來首個書展,很想知道電子支付隨著派消費券而普及後,場內會有多少商戶和消費者選用電子支付、跟往年比較有何變化等。若主辦方能有系統地做調查,並開放數據供往後其他展覽商參考,如在8月7日發放第二期消費券後舉辦的美食博覽、家電.家品.博覽、香港電腦通訊節等,讓參展商及早部署是否引入電子支付,迎接消費券龐大商機,未嘗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順便提提大家領取第二期消費券的「轉會」窗口,到周六(23日)便關閉。政府早前公佈截至7月8日,暫時只有18萬個轉會申請,比起逾600萬人的已登記人數,實在不算多。可能一些用戶仍然心大心細,觀望各電子支付平台最後衝刺會拿出甚麼撒手鐧,難怪新加入的PayMe,除了登記即賞25元折扣券、推薦朋友轉會賞15元和Tesla大抽獎,也不斷豐富獎賞。

近日夥拍美心集團、麥當勞、日本城等推出購物滿指定金額即減優惠;又與新地23個商場和MegaBox聯手推出電子折扣券和優惠券;並預告萬寧、惠康和同系超市、食肆也會加入;連串商戶優惠攻勢就連Zoff眼鏡、Price網購、GOPOP Station、Klook和Trip.com等也有參加。

還在比較哪個平台優惠最多,才決定轉會的話,記得在死線前辧妥手續!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數碼人幣再傳喜訊|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11日/07月/2022年

記得數月前曾在這裏提及,中國央行今年初推出了數碼人民幣(e-CNY)的官方手機App。同時,兩大電子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開始把e-CNY整合到各自的平台中,在不同場景和用戶中進行測試,把e-CNY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

事隔幾個月,原來已有了重大進展,中國主要網購平台之一的京東,在今年的「618」網上購物節後,披露期間用戶在京東平台使用e-CNY消費金額高達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逾18倍,超過了2020年12月在京東試點至2022年5月以來的交易總和。另外,在商業層面的應用也有突破,上海銀行7月初在上海數據交易所交易系統中,與一家數據科技公司成交首筆用e-CNY支付的數據產品交易。

e-CNY與港人接觸較多,這與由電腦加密程式挖掘的虛擬貨幣不同,它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價值與現金相同。e-CNY按照依法合規、安全便攜、開放包容等原則設計,主要特點是兼具帳戶和價值特徵,擁有低成本、支付即結算、不計付利息、匿名性、安全性和可編程性,在豐富現金形態外,也有助提升零售支付的公平、效率和安全,內地央行更着力探索其在助力普惠金融和改善跨境支付的功能。

e-CNY與我們用開的傳統電子支付交易,背後運作亦是大不同,其支付即結算特徵,讓支付雙方即時過帳,毋須像傳統電子支付般經銀行間的清算中心結算,少了一個中介人不但可提升效率,也可省回結算行的費用,尤其是跨境匯款多重結算的疊加成本,在商業層面應用時,可大大提升競爭力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AI輔助編碼化繁為簡|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04日/07月/2022年

早前提過香港IT界缺人,老實講是一個大難題,培育人才不能一蹴而就,企業要解燃眉之急,除了借助雲服務和IT方案服務商,未來可考慮找AI幫手,做一些刻板重複的工作,讓開發人員可專注於功能改進及用戶體驗等任務。

繼微軟旗下GitHub正式推出人工智能編碼輔助工具Copilot,Amazon也推出其CodeWhisperer服務,同樣可藉由人工智能方式協助開發者編寫程式內容。兩者皆標榜透過大量程式編碼與自然語言進行訓練,可讓程式依照工程人員撰寫的程式編碼,自動提出整行或是完整程式編碼內容撰寫建議,藉此加快整體編碼作業效率。

打個譬喻,就像平時用Gmail撰寫電郵,系統會根據前文後理,自動建議下一句,讓用戶選擇是否採用;而為了解決AI編碼可能遇到的版權問題,CodeWhisperer標榜所有編碼內容都會以原生模式產生,並提供安全掃描和追蹤器,可以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檢視任何潛在的安全問題。

比起編寫數千行複雜的代碼與語法,這些低程式編碼(低代碼/Low Code)平台讓開發人員可透過拖拉式界面,快速地建造出一個擁有現代化使用者界面、整合兼容性強、數碼化和高邏輯性的應用程式。去年Google旗下DeepMind也曾推出可自主撰寫程式的AI系統AlphaCode,甚至聲稱實力可擊敗近半數工程師。

不過,對於開發人員而言,這項技術不僅能加快程式編寫效率,更重要是能釋放人力資源,讓他們可專注於功能改進及用戶體驗,提供更具創意的服務,又怎會怕被AI搶去飯碗?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有競爭才有進步|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7日/06月/2022年

政府連續兩年派發消費券,最後一期5000元將於8月7日發放,發放平台由4個增至6個。於對上兩次發放計劃中有70%合資格市民選用的八達通,到了這一趟還是要用戶分3次領取,再次遭詬病令用戶非常不便。也許是怕政府上周四開放轉會登記系統之後,用戶用腳投票轉到其他可分兩次領取的平台,八達通管理層特意在前一日放聲氣,計劃提升儲值額上限。

大家一直以為八達通是受制《打擊洗錢條例》,才把消費券儲值上限設於3000元。直至政府官員稱,消費券資金來自政府,沒洗黑錢之虞,並披露已向八達通反映,大家才恍然限制已獲豁免。八達通始向傳媒披露正着手研究提高上限,計劃今年底更新系統,技術上可提升至實體卡晶片設計約6000元上限;若政府日後再派消費券,用戶使用虛擬八達通卡,或將實體卡綁定八達通App後,可以一筆過領取多於3000元消費券。

八達通虛擬卡現時只可用於蘋果、三星及華為手機,為應付來自新舊對手的挑戰,八達通還籌備推出適用於所有Android手機的虛擬八達通卡。此外,又與銀聯達成合作,用戶經手機App申請可增值的「銀聯虛擬預付卡」,就能夠憑手機二維碼以扣數卡方式,於全球接受銀聯的商戶購物付款。同時為了方便長者使用手機App,8月將推出簡易版功能;並計劃於開學前,提供學生八達通綁定App的功能。

面對愈來愈大的競爭和挑戰,從根本着手簡化及完善系統,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功能,比起單靠用戶慣性、大灑金錢或推出獎賞吸引市民,相信長遠更加能留住用戶。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消費券持久戰開打|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0日/06月/2022年

第二期電子消費券將於8月7日發放,由於新增PayMe和BOC Pay,因此政府開放讓市民重新選擇,首次領取或有意轉會市民,只須於指定期間到選擇平台登記,便可經由新平台領取消費券,因此新舊平台都不敢怠慢,火速推出搶客和留客優惠。

BOC Pay以銀彈攻勢搶客,所有登記領券用戶將可獲100元「轉會現金賞」;新用戶下載及綁定帳戶或中銀銀聯信用卡後,可獲68元迎新獎賞,每推薦一人可獲20元獎賞。用戶人數超過270萬的PayMe,除向登記用戶提供指定商戶的25元折扣券外,亦推出總值4000萬元獎賞,包括電動車大抽獎;推薦親友登記則雙方均可獲15元折扣優惠券。

兩名新丁來勢洶洶,原本佔消費券七成份額的八達通當然還招,新客戶只要綁定App,即可獲30元迎新現金獎賞,另新舊客戶消費及透過儲印花,可獲最多200元現金獎賞,並夥拍不同商場及商戶提供超過100款優惠。第二大的AlipayHK,5月初已推出新「品牌Channel」,夥拍商戶推出消費優惠券,用戶用手機掃描線下宣傳二維碼更可領取10元優惠;另外亦夥拍個別商戶推出專屬優惠,如在新鴻基地產旗下25個商場以AlipayHK消費,滿指定消費額可獲最多175元獎賞。

初步可以看到新舊支付平台商採取對策略有不同,用戶基礎相對小的新丁為搶客不惜落重本;原有平台則傾向夥拍商戶,推出鼓勵用戶持續消費優惠,一來是用戶基礎大,人人派錢所費不菲,而只向新客派錢則可能顧此失彼,得失原有客戶,權衡下與商戶合作推出更多元化優惠,讓用戶因應喜好作選擇,即使花光消費券之後還願意繼續使用,未嘗不是打一場持久戰上策。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蘋果兩招開新財路|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13日/06月/2022年

蘋果在上周舉行的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曝光多款新產品和未來發展路向,除了iPhone和Mac機的軟硬件更新,今年比較多人關注的是在Apple Pay中加入分期付款服務Apple Pay Later,進軍「先買後付」(BNPL)市場,向金融領域再邁進一步。

Apple Pay Later把先買後付與蘋果錢包結合,iPhone和Mac用戶購物時,無論是經網店或實體商店,只要店家接受Apple Pay,用戶便可在結帳時,選擇先買後付,在最多6周內分4期付款。購買時先付第一期款項,之後每兩周付款一次,期間不收取利息或其他費用,並於蘋果錢包提供帳單匯報、還款提示、追蹤商品出貨進度等功能,方便用戶檢視、追蹤並完成還款,是蘋果涉足小額消費信貸重要一步。

另外,蘋果宣佈由7月起,開放iPhone收款功能,只要客戶是以Apple Pay或信用卡支付,商戶就能用iPhone嘟客戶手機直接收款。由於毋須裝置任何設備,比起現時通行商戶要租用終端設備才能使用的電子支付系統,單是免租一項已大大降低入場門檻,預料可吸引更多小商戶接受電子支付。

雖然兩項新服務初期只在美國境內開放,但蘋果近年致力發展和加強金融科技服務,除了於2019年時推出信用卡外,今年初收購信用評估技術初創公司Credit Kudos,顯示蘋果對深耕消費信貨和支付系統的野心,相信很快便會陸續在其他地區推出。

先買後付和電子支付是兩塊大餅,蘋果手機、電腦和周邊設備用戶基礎龐大,對於用戶來說,不斷創新的服務可以帶來更多便利和生意;但對於先買後付和電子支付平台而言,蘋果這個不斷擴張和鞏固的生態系統,無疑是一大挑戰,要及早思考如何與這個巨無霸共存了!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IT專才千金難求|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06日/06月/2022年

近年企業加快數碼轉型,一直鬧人才荒的IT界情況尤其嚴重。於過去兩年疫情期間,許多傳統企業無法維持傳統操作,在疫情推動下加速數碼轉型,物流倉儲、金融保險、零售等產業步伐尤其快,對員工核心能力的需求也出現明顯變化,大數據、數碼服務控管、網絡架構等人才需求大增,令IT相關職位需求迅速大增。

一項IT人才薪酬指南發現,近年即使面對疫情及經濟下行衝擊,香港IT人才空缺仍以驚人速度增長,未來五年估計需要額外10萬名IT人才填補缺口,超過90%公司今年會增聘IT人手。求才若渴下,紛紛以加薪留人或挖角補充人手,今年平均加薪5%至30%不等,要求年資更縮短至一至兩年;但IT界離職率仍由往年平均12%,升至近24%。

香港過去着重培育金融和地產相關人才,本身就缺乏IT專才,近年雖急起直追,也追不上需求增長。各行各業招聘艱難,唯有各出奇謀,一些雲端公司如亞馬遜雲端服務和阿里雲等,已嘗試提供顧問服務及折扣優惠,並舉辦不同講座活動等等,用薪酬以外的誘因去吸引人才。

除了市場需求急速增長,移民潮下人才離開香港;以及海外大企業實施在家工作,本地IT人才可以透過遙距方式為外國企業打工,也令香港企業更加難請人。為免人手短缺影響業務發展,短期可先向不同IT方案服務商尋求協助,或以項目形式與外判IT團隊合作,讓員工可從中學習到IT技術;也可嘗試以遙距工作模式聘請外地專才。

長遠為了全球爭搶人才,香港政府便有需要拆牆鬆綁和提供政策優惠,提升香港的吸引力,才有望走出人才荒的困境。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