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一碼通深港」今上線 AlipayHK可搭深圳地鐵巴士
最新消息
05日/06月/2023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現在到深圳坐公交地鐵方便太多了,打開AlipayHK App(港版支付寶)中的跨境乘車碼頁面,將地點切換至深圳,就能直接掃碼乘車,不用重新綁定內地手機號等各種信息。」5月31日下午,在福田口岸,香港乘客劉先生通過AlipayHK掃碼實測,順利坐上了深圳的公交車,還能享受同等的乘車優惠。

 

車費按實時匯率結算

為方便深港兩地公共交通出行,在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的指導下,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與支付寶、AlipayHK等公司合作升級深港交通支付互認功能。深圳通「灣區聯動,深港互通,一碼通深港」業務正式上線。自2023年6月1日起,使用深圳通、AlipayHK、支付寶中任意一個App,即可在深港兩地掃碼乘坐公交和地鐵。

深圳市民使用「深圳通」App 或「支付寶」App,將乘車碼頁面地點切換至香港,領取「香港乘車碼」後,即可掃碼乘坐香港公交地鐵(機場快線除外),乘車費用將按實時匯率價格進行結算。

香港市民使用「AlipayHK」App,只需要於AlipayHK的應用中心點擊「更多」,揀選「跨境專區」並進入「公共交通跨境乘車碼」,再選擇「深圳通」並按照指示完成開通。日後上車時向掃瞄儀掃瞄相應「跨境乘車碼」,即可以港幣按優惠匯率完成支付車資。

 

加速深港交通一體化

而其他交通工具如深圳地鐵,廣州、中山及佛山公共巴士,用戶只需在「跨境乘車碼」中,揀選相應目的地並完成開通方可使用,用戶亦可隨時於「乘車碼」內查詢相關交易紀錄。

螞蟻集團、支付寶中國區域營運中心華南區出行行業總監林鍾傑表示,在香港,支付寶還可以在AlipayHK合作的超過九成的本港商戶掃碼支付。在深圳,香港人同樣可以在所有貼有「支付寶」或者「Alipay+」logo的店舖使用AlipayHK付款。

深圳通公司經營拓展部經理趙海寧表示,「一碼通深港」的實現,加速了深港交通一體化的進程,對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起到積極示範作用。

 

 

資料來源:wenweipo.com

 

               回主目錄
(轉載)平安壹賬通銀行與易付達(亞洲)合作推出「企業循環貸款」
最新消息
30日/05月/2023年

本港虛擬銀行平安壹賬通銀行(PAOB),與香港領先的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易付達(亞洲)(eftPay)宣布進一步合作,利用雙方的獨有優勢,為 eftPay 中小企商戶提供即時及靈活的全新中小企貸款服務「企業循環貸款」,助一眾零售企業把握經濟復甦的商機。

PAOB「企業循環貸款」的貸款額最高為 30 萬港元,還款期由一至三個月,並提供一年循環額度,可在額度範圍內多次隨時提取貸款,讓中小企可以隨時隨地調配資金。作為第一間以替代數據為信貸審批基礎的香港虛擬銀行,PAOB 協助eftPay 的商戶利用商業數據申請貸款,並透過自身獨創的風險評估平台作信貸分析,從而簡化貸款審批流程,客戶無需遞交任何申請文件及抵押品,為客戶帶來更方便及快捷的虛擬銀行服務體驗。

自今年初起,香港撤銷大部份防疫措施並全面對外開放,零售業及旅遊業正逐步復甦。數據顯示,2023 年首季與 2022 年首季比較,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上升 24.1%3,訪港旅客人次更突破四百萬大關;加上政府向市民派發消費券及大力推動會議、展覽及旅遊發展,對零售業起提振作用。

平安壹賬通銀行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費軼明,與 eftPay 深化合作,利用其豐富的中小企虛擬銀行服務經驗與領先的金融科技優勢,以及透過 eftPay 發揮商業數據的潛力,為一眾從事零售業的中小企推出具彈性的『企業循環貸款』,現金流隨時準備就緒,助商戶捉緊復常機遇。

 

 

資料來源:yahoo.com

 

               回主目錄
(轉載)7.16派2期消費券 130億撐市
最新消息
30日/05月/2023年

政府昨日公布2023年第二期消費券將於7月16日發放,合資格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將獲發2000元消費券;透過不同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可獲派1000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今年疫情受控,通關後旅客增加,但現時外圍環境存在變數,出口仍下跌,第二期消費券會為市場注入約130億元消費力,希望可鞏固經濟復甦動力。

 

財政開支大 難成恒常計劃

陳茂波2月發表《財政預算案》時宣布今年向全港合資格市民派5000元消費券,首期3000元已於4月16日發放,第二期在7月16日派發。被問到是否最後一次派消費券,陳茂波直言,每次涉及金額不少,是相當大的財政開支。這幾年派消費券是考慮到經濟受疫情打擊;往後要視乎當時的經濟、社會、民生情況,強調消費券難以成為恒常計劃。

政府沿用6間支付工具營運商,若選擇使用支付寶香港(AlipayHK)、BoC Pay、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賞」或WeChat Pay HK,可在7月16日收取消費券,有效日期至明年2月29日;若以八達通收取,在6月30日或之前以合資格消費用完第一期消費券3000元,就可以在7月16日收到第二期,如未達標,則順延一個月收取,領取限期為明年6月30日。

 

17萬人覆核成功 7萬人遭DQ

如果想轉換儲值支付工具、更改登記資料或新符合資格的人士,須在6月5日至27日透過消費券網站內的電子登記平台,或9間臨時服務中心辦理手續。

去年有24萬名市民因曾以永久離開香港為由提早提取強積金供款,被通知不符合領取消費券資格。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庫務)莊國民表示,當中17萬人覆核成功。按此計算,即約7萬人被「DQ」(取消資格)。

莊國民預期,今次被取消資格的市民較去年少,過去一年提早提取強積金供款約有2萬人,會視乎當中多少人登記消費券,並衡量有否需要提供額外資料,證明沒有永久離港。他續稱,第二期消費券約有650萬名市民受惠,當中約640萬人會收到全額消費券,約10萬名經不同入境計劃來港人士會獲發半額消費券,數字與去年相若。

今年第一及二期消費券所涉金額共逾300億元,陳茂波估計可提振經濟0.6個百分點。不過,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預計,實際經濟收益不如以往強,料僅拉動0.5個百分點。他解釋,香港經濟尚有壓力,加上通脹因素,「去年2000元不等於今年2000元」,也有不少市民外遊,令本地消費氣氛不太雀躍。

 

料2000元多用於乘車食飯

吳卓殷提到,由於政府分期派發消費券,此次僅派2000元,較難拉動大額消費,相信很大機會用於幫補民生,例如日常乘車、食飯的小額交易,餐飲行業有望較受惠;對於奢侈品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直接幫助不大。

他預計,若經濟繼續復常,進入周期性反彈,將來未必需要以消費券刺激經濟。他指香港開始受全球能源波動及食物價格上漲等影響,若撇除租金因素,通脹率近4%至5%;當下半年經濟重啟,私人租金回升,物價將上揚,建議政府考慮推出針對民生的支持政策,紓緩物價壓力帶來的影響。

 

 

資料來源:hkej.com

 

               回主目錄
(轉載)滙豐9月科大校園試用e-HKD
最新消息
22日/05月/2023年

金管局上周宣布啟動「數碼港元(e-HKD)」先導計劃,滙豐亦參與其中,並將就兩個使用案例作測試;其中,該行與科技大學合作,9月開始在校園內作e-HKD全面支付測試。

滙豐銀行香港區數字化總監博揚(Bojan Obradovic)表示,該行擬設計一個e-HKD prototype(樣辦)的數碼代幣及相應錢包,支援逾百名學生和員工在校園內的商戶消費,期望收集到用戶體驗及防詐騙等經驗和數據,11月再增加試用人數、商戶和場景,以擴大支付範圍,之後再作檢討並推進至另一個試用場景。

 

藉設計樣辦收集支付數據

由於e-HKD具備可編程特點,能設定在指定條件下才支付到賬,博揚認為,善用新模式將提升支付效率,有助減低商戶營運成本。

科大商學院副院長(本科課程)黃昊說,揀選校園商店的名單已進入最後階段,有信心在9月正式開始支付測試,不會限制學生和員工只使用e-HKD錢包,但提供一些獎勵(incentives)吸引參加者使用。換言之,滙豐整個支付設計,需具一定競爭力才能吸引消費者採用,以取得足夠數據。

今次滙豐和科大合作,滙豐已定下3個假設(hypothesis)。第一,藉此機會研究能否利用e-HKD更有效堵截潛在詐騙,因為在指定條件(conditioned)情景下始能進行支付,確保消費者在收取服務和產品後才轉賬,也有效防止如律師行不誠實挪用客戶按揭款項等事件。

第二,透過e-HKD及相關技術,可望協助商戶以低成本推出優惠和獎賞計劃,例如符合指定條件的消費項目、在限時內才可有特定優惠,未來或應用到政府具針對性的資助和補貼發放上。

第三,該行也有意研究把央行數碼貨幣(CBDC)的成功案例,引入零售客戶和商舖的日常應用場景。

 

聯同恒生Visa研代幣存款

博揚稱,全面支付測試暫不會用金管局沙盒,而完成9月的測試後,滙豐將收集意見並作相應調整,11月擴大測試範圍,隨後聯同另外兩個合作方恒生和Visa研究另一使用案例、即代幣化存款(tokenised deposits),屆時可能邀請科大師生和員工測試應用。

滙豐期望先導計劃取得一定經驗,日後檢討測試場景是否值得帶到真實應用,同時要考慮當中涉及的成本是否合理。博揚相信,所有測試完成後,滙豐可取得更多有用經驗和數據,向金管局提交適合香港e-HKD發展方向的意見。

黃昊亦表示,科大會收集更多數據,以量化使用e-HKD對商戶營運成本的影響,然後再推進下一步研究。

博揚提到,當技術發展成熟,不排除日後會把e-HKD錢包功能加入現時的支付工具如PayMe之內,但整個研究過程需時以年計,明年會有更多活動,暫難以判斷應否分開錢包使用。

金管局表明,至今尚未決定會否或何時推出e-HKD,博揚指出,是次與科大合作,研發和建立系統等成本均由滙豐負責,項目所需資金在合理範圍之內,即使測試過後,當局最終決定不推出e-HKD,亦相信有關的心力和金錢不會白費,有信心先導計劃可助社會尋找更多創新的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hkej.com

               回主目錄
(轉載)「數碼港元」研六大範疇應用場景
最新消息
19日/05月/2023年

先導計劃啟動 16企入選首輪試驗 11月分享經驗

在數字經濟洪流下,「數碼港元」先導計劃正式啟動。香港金管局昨公布,有16間入選公司將於年內進行首輪共14項試驗,以深入研究數碼港元在六大範疇的潛在應用場景,包括全面支付、可編程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第三代互聯網(Web3)交易結算,及代幣化資產結算,局方將於11月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分享有關先導計劃試點項目的主要經驗。不過就推出時間表方面,金管局強調未決定會否或何時推出數碼港元。業界指出,數碼港元在金融監管方面有其重要意義,惟由於目前電子支付已十分成熟,在零售層面需要證明其更方便好用。◆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雖然金管局未決定會否或何時推出數碼港元,但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啟動,是金管局與業界聯手探索創新用例的良機,也為將來可能推出數碼港元做好準備。他認為在先導計劃下,不同公司所提出及建議創新用例,讓大眾看到了央行數碼貨幣(CBDC)有何新的可能性,以及數碼港元的潛在應用可以如何造福港人和企業。

 

五大準則評估先導計劃申請

金管局在2021年6月開展了數碼港元項目,研究在香港發行零售層面CBDC,即數碼港元(e-HKD)的可行性,及後在去年11月在第二軌道下推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邀請業界就數碼港元的潛在用例提交建議方案,以解決現存痛點。金管局副主席李達志指,金管局根據五大準則評估先導計劃的申請,包括建議方案是否以香港為中心、創新前沿、以客戶為中心、準備就緒及合法合規,而經過遴選後最終有16間公司入選先導計劃,將會進行14項試驗。

16間入選公司的高層代表昨出席了先導計劃的啟動儀式,而入選的參與者,除了滙豐、中銀、渣打、建行亞洲、工銀亞洲、ZA Bank等銀行業之外,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AlipayHK、Tap & Go ,以至兩大國際信用卡機構Visa、萬事達,甚至是全球第三大加密貨幣瑞波幣(XRP)營運商Ripple Labs都有參與。而Ripple Labs將與富邦將試驗代幣化資產結算項目。

 

將與各方緊密合作 監察進度

金管局會於先導計劃中與不同持份者緊密合作,並進行一系列試驗,共同探索數碼港元的應用場景及有關的執行和設計事宜,而透過反覆試驗,局方可從每個試驗的結果汲取實際經驗,完善可能落實數碼港元的方式。李達志指,當局期望可以在11月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與公眾分享從試驗汲取的經驗,但各項試驗的實際所得或會隨時間而有所改變,而當局未來數月會與入選公司緊密合作,以進行試驗並監察其進度。

 

首輪共14項試驗 未來或更多

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總監周文正指,入選公司可在先導計劃中使用金管局提供的「數碼港元」沙盒作為技術平台,探討有關「數碼港元」的執行及設計事項,並獲取實際經驗,入選公司有權選擇是否使用「數碼港元」沙盒,不過他提到有部分入選銀行本身已具備強勁技術平台,因此有部分入選參與者或未必會選擇接駁金管局的沙盒做測試。他又指,除了今次進行首輪共14項試驗之外,因應數碼發展變化等,未來或與業界聯手進行更多輪試驗。

雖然金管局強調尚未決定會否或何時推出數碼港元,但周文正指先導計劃會持續進行,未來會檢視首兩個軌道的階段性結果,並視乎國際形勢、發達國家推出數碼貨幣步伐等,才可以作出更全面的部署。李達志補充,若在計劃試驗過程中,有場景可應用數碼港元,而且真實有使用數碼港元的需求,局方才再會研究是否推出數碼港元,加上要考慮實施風險,如在法律、監管、政策、金融穩定、私隱、網絡安全等影響,他強調只有在條件成熟時,金管局才會作出是否推出數碼港元的決定。

 

 

 

資料來源:wenweipo.com

               回主目錄
(轉載)電子消費漸必需 香港落後要窮追
最新消息
16日/05月/2023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香港復常事關重大,吸引遊客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牽涉各行各業生計,近年內地客已被視為「財神」,旅業主要的收入來源,可是香港相關的旅遊配套不足,特別是電子支付設施仍處初期階段,與內地流行程度大脫節,不單止遊客無所適從,本地客使用的時候亦經常出現不便與爭議。

 

內地早已盛行電子點餐系統,食客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自行落單,既節省服務人手,又減少口講耳聽下單產生的誤會,新冠疫情期間逐漸多本港食肆採用,但始終是起步階段,不少人客還未熟習電子點餐,有老人家不懂利用手機下單,無奈放棄用膳,更多的爭拗出現在收費方面,消委會指涉及「掃碼」落單的投訴屢見不鮮,而去年至今年首季關於食肆的投訴,約三成均涉及收費爭議,例如顧客被擅自徵收服務費,投訴實際收費與手機顯示訂單不符,有個案在「掃碼」落單時服務費為零,埋單時卻被收「加一」,食肆竟然辯解指點餐系統未完善;亦有個案實際收費較電子落單時貴60元,食肆亦同樣以電子餐牌未更新為藉口,揭穿了便退款了事。其實要更新系統是否真的很困難,相信大家都充滿疑問。

 

食肆在商言商,引進線上系統之前,應該有衡量利弊,電子點餐是大勢所趨,不應走回頭路,初期保留傳統落單,是過渡安排,長遠電子點餐會成為主流,食肆不能只便利自己,亦要盡責任服務食客,系統要測試妥當,適時更新系統內容,確保陳列的收費政策、價格及優惠是一致及正確,否則可能干犯《商品說明條例》。既然線上點餐及自助泡茶毋須服務員,食肆的「服務費」按理有下調甚至免收的空間。

 

百貨應百客,顧客至上,食肆比大部分行業在電子消費方面走得前,旺區小麵店已接受內地常用的電子支付工具,但部分行業卻未能趕上節奏。內地人早已習慣消費電子化,掃碼點餐及支付,甚至買棵菜都是一掃即拿走,絕少現金交易,有旅客以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應該充分電子化,近日便有內地遊客在香港乘坐的士時,沒有足夠現金,欲電子支付卻障礙重重,幸司機盡顯好客之道免收車費,女遊客在社交平台表示謝意,大讚香港人有人情味,但若的士司機堅持收費,隨時又會造成困局,讓旅客留下不愉快經驗。

 

特區政府多年來都沒有積極推廣消費電子化,故步自封,所謂電子支付主要依然要用實體卡來「嘟」而不是「掃」手機,一個平台獨大亦難讓手續費下調。有些店舖只是在推出消費券時採用電子支付,之後便轉回現金交收,以慳成本,小生意一分一毫也要計清楚,政府根本沒有提供足夠誘因讓電子支付恒常化。縱使不再是全國最先進的城市,但也不要淪落成為中國最落後的地方,實在找不到理由拖延電子支付普及。輸在起跑線,難道一世留在原地踏步嗎?

 

 

資料來源:Orientaldaily.com

               回主目錄
(轉載)數碼港元月內啟動研應用場景
最新消息
10日/05月/2023年

金管局目前有多項工作正在推進,其中零售層面的「數碼港元(e-HKD)」將有新進展,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透露,擬於本月推出第二軌道先導計劃,相信項目為期一年至一年半完成。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稱,「數碼港元」已選出十多個合作方,包括銀行和科技公司,研究值得使用的場景在沙盒測試,日後或由銀行介紹測試和應用方式。

所謂第二軌道,即深入研究應用場景及設計,金管局會與銀行及其他業界進行連串測試以累積經驗。完成後,金管局將推進至第三軌道,目標是歸納階段性成果,再作更全面部署,並且定下實際推出「數碼港元」的時間表。

李達志提到,「數碼港元」未來或可與內地金融機構連接,在未推出之前,市民已可透過「轉數快」把港元轉換成人民幣,再為電子錢包增值。

 

檢討提高50萬存保上限

金管局早前已表明,數碼貨幣在跨境支付上有更多具潛力的應用場景,所以先在批發層面,即銀行、證券和機構投資者等使用範圍着手,希望可以令跨境支付流程更快、更便宜和更方便。批發系統的設計,需能配合日後零售層面不同設計選項的技術基礎,毋須作出大幅修改。

另外,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出,正檢討存款保障計劃,現時50萬元的保障上限,近九成存戶受保,惟需要與時並進,亦考慮到近期歐美銀行事件,會檢視目前的設計和金額是否足夠,目標今年內提出方案再進行公眾諮詢。

隨着香港和內地通關,跨境貸款需求勢回升,余偉文說,金管局和人民銀行已開始研究徵信互通安排,希望可協助兩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資料以不同方式互通,日後企業版本運作成熟,便再研究是否擴展至個人信貸資料。

 

 

資料來源:Yahoo.com

               回主目錄
(轉載)AlipayHK黃金周生意額升近一倍
最新消息
05日/05月/2023年

香港零售市場復蘇,電子支付工具交易量明顯上升。AlipayHK公布「五一黃金周」交易表現,假期首3日合作商戶生意額按年大升近一倍,其中電子產品、珠寶、服飾及餐飲行業升幅最為明顯;香港電訊(6823)旗下Tap & Go「拍住賞」就指出,新一期消費券派發後首兩周交易宗數及金額分別按月升逾5倍及9倍,反映有效刺激本土消費。

 

AlipayHK表示,截至5月1日已有近25萬用戶用完首期消費券,內地和澳門依然是港人外遊首選,五一假期跨境交易筆數較上周同期增近五成,跨境乘車碼使用次數較上周同期升近七成。

 

Tap & Go就稱,截至4月30日,使用Tap & Go於The Club消費的總額按月上升接近9倍,其中接近四成消費來自Tap & Go優惠專區;非消費券交易額按月亦上升接近3倍。

 

內地方面,騰訊(0700)旗下微信支付公布內地居民「五一黃金周」(4月29日至5月2日)消費數據,與2019年同期比較,微信支付旅遊消費相關行業日均消費額均顯著增長,其中餐飲業便升1.9倍,酒店旅遊業亦升93%。跨境支付方面,今年五一期間微信支付境外日均線下消費筆數較2019年同期增長88%,日均線下消費金額亦升75%。

 

 

資料來源:mingpao.com

               回主目錄
(轉載)李家超料黃金周逾60萬內地客訪港
最新消息
03日/05月/2023年

內地五一黃金周使香港旅遊零售市道出現「小陽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晨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內地五一假期首兩日,香港迎來逾76萬人次訪港旅客,當中逾32萬人次是內地客,預計整個黃金周會有逾60萬內地遊客訪港,「我很高興見到各區旅遊點的秩序大致良好,過去旅行團聚集土瓜灣和紅磡用膳情況大為改善。」加上「開心香港」等系列活動刺激旅遊和消費,香港全面動起來、活起來,更明顯熱鬧起來。

 

旅客喜好多元化 展港魅力軟實力

李家超表示,今次五一黃金周顯示旅客的旅遊模式有所改變,「可以看到訪港旅客的喜好變得多元化,由名勝古蹟、主題公園、購物熱點,到郊野公園、離島風光、地區小店、地區小食都深受旅客喜愛,充分展示香港的多元化魅力和軟實力。」而剛過去的星期日,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有19,000人次入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則有7,300人次入場,「分別是開館以來的單日新高。」

他感謝旅遊業界在各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工作,令香港成功應對黃金周旅客潮,並讚揚政府多個政策局、部門及機構與旅遊業界緊密合作,「統籌和協調相關工作,使過關、各遊客區的交通和秩序都整體暢順,讓旅客有良好經歷,並確保香港歡迎旅客的形象。」

他形容,剛過去的周末長假期香港多方面不但動起來、活起來,更明顯熱起來。特區政府上星期啟動「開心香港」活動,一連串活動在上周六展開序幕,香港市民都露出開心的笑臉。例如上周六舉行的「全港戲院日」,吸引逾22.2萬人次入場,「是平常的三倍,亦是4月單日最高入場人次的紀錄。」至於美食市集上周末起一連兩日在灣仔會展舉行,「有4.4萬人次的市民入場,場面爆滿。」

 

續推動電子化消費方便遊客

對於個別內地旅客不習慣香港用現金或八達通付款模式,以致排隊付款造成擠塞,李家超說:「我很強調香港特區應該盡量將科技應用在不同領域,要令香港政府在多方面可以電子化,會要求相關的政策局和部門努力推動電子化消費,令不同人士來港都覺得方便。」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昨日表示,五一黃金周訪港內地旅客人次符合預期,當中八九成是採用個人遊模式,其餘是跟旅行團,平均每團30人至40人,主要經陸路口岸入境。

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說,訪港旅行團已大致做到分流工作,「土瓜灣和紅磡等地方遊客擠塞情況已見改善,顯示分散旅行團到不同地區用膳及分流的制度行得通。」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會長徐汶緯表示,五一黃金周以來,餐飲業生意額按周升幅達雙位數,旅客數字超乎預期,本地客消費亦暢旺。

 

 

資料來源:wenweipo.com

               回主目錄
(轉載)盡早完善法規 助港拓展虛擬貨幣中心
最新消息
25日/04月/2023年

虛擬資產究竟是子虛烏有的高風險產品,還是摸不着的財產呢?高等法院早前作出重要裁決,承認加密貨幣是一種財產形式。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勢將加強加密業界來港投資的信心,港府應盡快制訂更切合虛擬資產發展的監管機制,讓投資者更安心投資,有助推動本港發展成為先進虛擬資產中心。

高院早前就已倒閉的加密貨幣交易所Gatecoin一案,清盤人持有的加密貨幣是否應被視為信託財產作出裁決時,承認持有加密貨幣與持有股票或債券等其他無形資產一樣等同財產。

 

高院認加密幣為財產增業界信心

律師界指,在這項裁決前,加密貨幣一直「被認為」是財產,但卻沒有法理依據支持。隨着高院法官首次將它歸類為財產,不但與其他實施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保持一致意見,更成為本港日後其他同類案件的案例,形同成為實質法例,讓處理破產案人士今後更清楚了解被清盤公司的資產性質和範圍,不會再引發太多爭議。

裁決不但為司法法律界釋除一些疑問,更凸顯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就是香港在處理加密貨幣的立場和辦法可跟內地迥異,因內地視加密貨幣為非法集資騙局,不受法例保障。事實上,自去年底,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平台FTX爆煲後,引發整個幣圈價值暴挫,不少人認為加密貨幣是去中心化的馬多夫騙局,借虛擬資產幌子騙取對此行業一知半解的投資者入局。

事實上,加密貨幣本身沒問題,多國央行也在開發數碼貨幣,只是當前缺乏明確法例監管,讓別有用心的人鑽空子犯法。即使在加密貨幣爆煲後,港府仍大力推動虛擬資產發展,因認識到區塊鏈技術和Web3.0技術體系,將會是未來金融與商業的大趨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須在金融科技發展和金融創新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即利用技術來降低傳統金融服務所需的成本和時間,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從而鞏固其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要發展虛擬資產生態系統,首先須確認產權歸屬。高等法院今次裁決無疑解決了相關問題,承認虛擬資產為財產,有望調動產權擁有者的積極性,令其更熱衷於保障虛擬資產能自由轉讓、買賣,令到擁有者可從中獲利,從而發掘虛擬資產的最大價值。

要虛擬資產能有序買賣,不易被騙子進行不法勾當,便須加強監管。港府去年修例,規定由今年6月起,在本港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均須向證監會申領牌照,但這並不足夠,還須檢視沿用現時傳統金融服務那套監管機制是否適用於新經濟發展,因Web3.0產業需要新的科技知識和新技術人才,而且不斷有創新產品出現,故有必要制訂新監管框架,讓業界知道甚麼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才能讓金融科技健康而具活力地發展。

 

創新與保障散戶利益間取得平衡

此外,當局亦要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讓其了解區塊鏈技術的運作、加密貨幣資產的風險,令到公眾對虛擬資產投資有一定認識,不易上當受騙。至於甚麼投資者可參與虛擬資產買賣,是只供專業投資者參與?抑或按資產風險程度來分級,散戶只可投資低風險級別,而投資經驗豐厚和資產豐厚的投資者,則有能力承擔高風險產品。當局亦應及早制訂準則,既可推動虛擬資產交易,同時亦可保障散戶的權益。

香港要打造成領先虛擬資產中心,須讓業界在清晰而靈活的監管環境下發揮創新潛力,同時又能保障投資者利益,在兩者取得平衡。

 

 

資料來源: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