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勞Show支道——電子支付創綠色未來
行內資訊
14日/10月/2019年

筆者一直鼓勵大家使用電子支付,因為電子支付方便、快捷、可靠,為各類大小商戶,以至廣大消費者帶來很多好處,不過這些好處以外,使用電子支付亦有助環保,而且更合乎公眾衛生,無論對地球健康和對保障個人健康都有益處。

  世界各地通行的紙鈔,通常以紙張或棉麻混紡製成,表面充滿纖維和細孔,容易滋生細菌。反之支付卡常以塑膠製成,大多數微生物無法在卡上生存。筆者曾看過一篇報道,指紙鈔流轉量高,一張紙鈔平均一日會有多於四雙手接觸到。憑此假設,如第一個接觸紙鈔的人患有感冒,病菌有機會透過紙鈔傳播,接觸過的四位人士都有機會被傳染!所以紙鈔潛藏公共衛生問題。

  其他感應式的支付方式,好像電子錢包主要是用個人的智能手機,支付卡則是消費者持有自己的卡,交易過程不會進行實體傳遞,不會牽涉人與人接觸,大大減少傳播機會。雖然目前香港10元鈔票由塑膠所造,抗菌能力佳,不過始終不斷在市面上流通,沾染骯髒物在所難免。

  另外,紙鈔折舊燒毀的過程亦會衍生環境污染問題,每年世界各地骯髒或已損壞的紙鈔都會有同樣遭遇:撕碎、焚化、送到堆填區,然後由全新印製的紙鈔取代,而以焚化手法處理廢棄物,是導致健康受損及環境惡化主因。有環保組織數據指,2014年全球共有2000億張紙鈔流通市面,製造307萬公噸的二氧化碳。

  愛護環境,為了健康,下次消費時可選用較潔淨和較安全的電子支付,方便快捷之餘,更可保護環境保障健康,為消費增添多一重意義。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混合實境如真如假
行內資訊
30日/09月/2019年

實境技術近年發展迅速且被廣泛應用,常見的實境技術為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以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前者是建構出一個逼真立體的虛擬空間,為使用者提供新奇刺激感官體驗;後者則是在裝置上呈現虛擬元素和現實結合畫面,例如在汽車導航的實景馬路上,看見虛擬路標及指示,讓使用者有貼近真實的應用體驗。近年則出現混合實境技術(Mixed Reality,簡稱MR),將VR虛擬實境和AR擴增實境結合,將技術推上另一個層次。

  MR綜合VR和AR特點,把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合併在一起,從而建立出一個新的環境,以及符合一般視覺上所認知的虛擬影像。使用者通過專屬智能眼鏡,看到真實的世界,但畫面中也會有許多人造3D影像,創造一種亦真亦假的使用體驗,兩者共同存在,並且即時的產生互動。這項技術應用範圍廣泛,除了可應用在電子遊戲開發外,亦可以運用在室內設計,在真實的地方展示虛擬的室內設計,用家可以直接以手勢操作,建構虛擬物件、進行互動,將設計意念立體地呈現。

  現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MR混合實境技術打破空間界限,讓設計師以嶄新方法展現意念,其效果令人歎為觀止。筆者想像未來MR技術可應用到更多層面,例如MR商店,只須戴上特定裝置,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即時進入商店購物,並用電子支付付款,全程流暢無阻,不限時間、地點、地域都可以隨意購物。科技超越你所想,不論是實境技術還是電子支付技術,都不斷開發演進,讓我們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進行生活新模式。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人行將推加密貨幣?
行內資訊
23日/09月/2019年

虛擬貨幣在過往兩年成為市場熱門話題,各地政府以及不少企業,都積極投放資源作研究及開發,相關新聞和討論亦很多,包括虛擬貨幣價值走向、未來應用層面、政府如何加強監管等,當中不少人均認為,其技術應用將構成劃時代的影響。最近市場上推測中國央行將在未來數月內,正式推出國家支援的數字貨幣「DC/EP」,或會全球首個由國家支持、由央行發行的加密貨幣。

  「DC/EP」意思是「數位貨幣/電子支付」,是(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縮寫,有傳指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會經由七間機構,包括大型科技企業有限公司及銀行負責發行。雖然消息尚未得到證實,但早前人民銀行透露,央行已接近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而且可以做到雙重運營體系,央行做上層、商業銀行做第二層。

  人民銀行先把數位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這就屬於雙層運營體系,這營運方式可提升數字貨幣的認受性,有關貨幣仍然中央銀行負債及信用擔保。單層運營體系則是人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位貨幣。筆者認為,加密貨幣由國家推出,有助把加密貨幣推至零售及一般應用層面,增加大眾的接受程度,而不再局限於特定用途或企業本身應用,亦可以加強打擊非法行為,例如偽鈔或不法洗錢等罪行。

  過往部份人士會視加密貨幣為投機工具,其中原因包括加密貨幣過於集中於交易中心進行買賣、沒有實質資產支持及沒有嚴格監管制度等問題。

  不過如果由國家推出加密貨幣,將可解決大部份人士疑慮,屆時將有利國家貨幣加快國際化,以及迎來更緊密的商貿活動!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助長者融入電子支付
行內資訊
16日/09月/2019年

  流動支付在香港大行其道,電子支付不再局限於個人與商戶進行交易,而是變為個人「貼身」電子錢包,從到街市或商場購物,以至交學費及日常生活開支。不多人已開始實行少量現金隨身的生活模式,享受電子支付為大家帶來的好處。但不少長者似乎未能進入電子支付的世界!

  中大亞太研究所去年進行一項有關香港人使用電子錢包習慣調查,結果顯示51歲或以上年齡組別中,僅有18.3%受訪者使用過「手機錢包」。而從沒有使用電子錢包的市民中,約33%表示因為不懂得使用,當中亦以51歲或以上人士佔大多數。

  不少「老友記」對電子錢包普及有點吃驚,亦無從入手,眼見超市優惠處處,想使用時卻不知所措。其實使用電子錢包好處甚多,免攜現金,方便、安全、省時之餘,又能更有效理財,尤其適合長者,令他們付款時更輕鬆無憂。

  早前俊盟國際在一所長者中心舉辦「電子支付小貼士」講座,面對面教導一眾「老友記」,如何使用多種主流電子錢包,以及提出一些安全使用守則。講座反應十分熱烈,有近五十名長者參加,當中大部份參加者都未使用過電子錢包,但對之躍躍欲試。參加的長者表示對電子錢包都有粗略認識,亦知道是潮流大趨勢。當他們得悉有類似講座,隨即積極報名,希望盡快學懂,可以親身體驗電子支付好處。講座反應熱烈令人鼓舞,證明電子錢包的吸引力不限年齡,但同時證明加強教導長者教學應用的需要。俊盟國際日後會爭取機會進行電子支付推廣,亦希望社會相關團體考慮加強對長者教學,幫助長者適應手機消費的大環境。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購物伸手可付款?
行內資訊
09日/09月/2019年

  快捷、方便支付方式的出現,同時需要科技配合,加強交易安全性。隨著流動支付的現,例如以Google Pay進行交易時,會由「Token」取代實際的信用卡號,減低在傳送途中被盜取使用機會。電子錢包亦會利用密碼,甚至是指紋認證才可進行交易,作為雙重保障。在內地更有「刷臉支付」,即是利用人面識別的技術,進行支付時的認證。未來更有可能伸一伸手,就可以完成付款!

  最近有傳媒報道,指Amazon正在測試新型支付系統,配合能辨識手掌的掃描器,來作為確認支付方式。與過往指紋認證不同,該支付方式並不是掃描紋理,而是透過電腦視覺及深度運算處理,來辨識手的形狀和大小,客人並不需要貼近掃描器,便可分辨到有關數據進行認證,然後在客人的帳戶中扣錢。消息更指出,可快至0.3秒便能完成支付過程,真正做到「伸一伸手就走得」。該系統或有望應用在Amazon旗下的超市,加快整個結帳過程,改善排隊結算情況。

  至於能否推出這個系統,仍然有待反覆測試,以及需要利用電腦的深度學習技術,以提升準確度,畢竟測試環境與實際營運有所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但與現時的無感支付技術相比,利用手掌識別總比人面識別技術,讓人較易接受,始終民眾愈來愈重視,企業對保障私隱的規管,以及敏感資料的處理方法。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創業學習賽」嶄露頭角
行內資訊
02日/09月/2019年

  電腦界盛事「香港電腦通訊節」於上周圓滿結束,筆者亦有參與其中,除了大手「掃貨」外,更有幸獲主辦單位香港電腦商會邀請,擔任「幫你做老闆-創業學習賽」評判,跟青年參賽者分享經驗,互相交流。其中一眾學生參加者表現卓越,充份表現靈活和創意,年輕人的力量實在不容小覷!

  「創業學習賽」旨在培育青少年創業才能,大會邀請不同大專院校和中學自組隊伍參賽,透過電腦節展銷平台,安排隊伍「擺檔」,由選貨、入貨都由參加隊伍一手籌謀,讓他們一嚐當「老闆」滋味。中學隊伍「Crazy_keycap」表現突出,他們以DIY商品作招徠,售賣電腦鍵盤鍵帽和滑鼠墊,讓買家可以自行粉飾電腦,切合近年講求「個性化」潮流。

  另一隊中學隊伍「機佬 Gadget Guys」則看準會場有大批電競「粉絲」,主打電競滑鼠等產品,對準顧客「胃口」,加上他們對產品十分熟悉,銷售能力出眾,更自行編寫小程式,用作管理貨物和收款。以上兩隊隊伍雖然年紀輕輕,但表現出敏銳市場觸覺和精明生意頭腦,表現令人欣喜。今屆參賽隊伍水準相當高,這群年輕人證明自己的實力和熱誠,希望他們繼續發揮創業家精神,在人生旅途上走得更遠。筆者也是創業過來人,嚐過創業的甜酸苦辣,當初憑着堅持不怕失敗,一直奮鬥至今。今次比賽看到年輕人聰穎、謙卑和勤奮的優點,做生意「有板有眼」,筆者從他們身上看到年輕的光芒,感到未來充滿希望。電子支付界以至香港經濟發展正需要年輕人才和新思維,感謝主辦單位舉辦比賽,鼓勵更多對創業有熱誠的年輕人積極嘗試,成就夢想,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企業求變拓展商機
行內資訊
26日/08月/2019年

  經濟必有其周期性,有上升亦有緩慢階段,企業發展亦如是。一間企業要長遠發展,必須對自身產品及服務質素提升,才可迎合市場變化,更可開拓新商機。最近筆者參與一些交流會議,得知有一間企業善用最新科技,為企業提供智能化方案。該企業過往在攝影產品享負成名,在影印機亦有一定市場。隨著大眾愈見重視企業持續發展及環境保護,其影印機市場無可隨免受到衝擊,而且過往要把文件資料進行識別,需要用指定文件格式,稍有不同便無法識別,需要人手輸入。該企業利用科技,配合Machine Learning及影印機產品,提供智能商業管理方案,用戶只需要把一堆文件掃描,就可以分辨到合同、定單、發票等不同文件,就算文件上下倒轉也可分辨到,加上Machine Learning不斷改善準確度;公司可以配合內部運作需要,將指定文件經過系統傳送至相關部門處理,及交給管理層批核,將流程時間縮短,增加工作效率及透明度,同時減少不必要紙張印刷。

  除了把影印機業務,變成一站式智能化管理方案外,該企業更開拓新商業方案服務,利用網絡攝像機及影像分析功能,分辨人流數據資訊,例如不同時段人流、男女比例、職員客戶比例等,更可進一步配合感應器,得知哪件產品最多人了解。透過收集各項數據,善用分析結果,企業便可制定更好市場推廣及產品開發策略。市場發展數年一小變、十年一大變,企業必須要靈活變通,才可以不斷走下去,更可開拓新機遇。如果只滿足現況,或未能迎接科技創新發展趨勢,將難以在市場上立足。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無現金暢遊「電腦節」
行內資訊
19日/08月/2019年

 年度盛事「香港電腦通訊節2019(電腦節)將於周五在灣仔會展開鑼,相信不少電腦節「粉絲」已記下日子入場。今年電腦節除了一如以往展示最新科技及銷售優惠電子產品外,還配合電子支付潮流大趨勢,跟電子支付服務商合作,引入新型號流動聚合支付終端機,以及提供自助售票機服務,讓入場人士快速自助購買門票,節省排隊時間,體驗便利流暢的電子付款!

  過往限量超低價產品只在首日推出,今年電腦節更加碼,每日推出200個籌,讓入場人士有更多機會購得心水產品;而且更有早鳥優惠,每日首100名入場人士,均可獲得知名品牌聯乘的無線滑鼠;加上參展商提供大量優惠,必定能讓大家滿載而歸。

  配合近年聚合電子支付使用層面愈來愈廣,不少大型展覽都見到電子支付終端機的身影。今年電腦節售票安排另設一個電子支付專區,只需要用手機登記資料後,將可獲得優惠碼,到自助售票機購買入場門票,即可獲一次性扣減5元,配合主流支付方式,包括Visa、MasterCard、Alipay、WeChat Pay及八達通等支付方式,讓入場人士無論使用哪一種支付方式,都可以輕鬆購票購物!電子支付配合自助服務機(Kiosk)可以變出不同新零售方案,除了可以好像今次電腦節用於展覽會場作自助購票外,亦可以因應不同埸景有不同應用功能,如於餐廳可以作點餐機,其電子支付服務亦可以用於繳交帳單、宣傳,應用廣泛。電子支付及自助服務機是流暢自助支付的好拍檔,可代入更多不同營商環境,發展潛力無窮!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PayPal停用八達通增值
行內資訊
16日/08月/2019年

商場上無永遠嘅朋友,噚日支付系統PayPal寄咗封電郵畀用戶,宣布由10月1日起暫停八達通「好易畀」帳戶增值至PayPal 帳戶,其實PayPal係舊年6月先伙拍八達通,開通「好易畀」增值PayPal帳戶,點知事隔463日就宣布服務「壽終正寢」。

PayPal就話,噚日「即時停止」PayPal帳戶連結八達通「好易畀」帳戶,而連結咗嘅用戶唔需做任何嘢㗎,服務會喺10月1日自動終止。想增值嘅用戶可以將PayPal帳號連結本地銀行帳戶,以跨行轉帳方式增值,或者新增信用卡至帳戶購物付款。

雖然增值服務似乎「無限期暫緩」,PayPal就強調八達通仍然係重要合作伙伴,日後會繼續拓展合作空間。八達通線上發展之路受阻,無阻佢香港線下電子支付霸主地位,截至6月底,香港採用八達通嘅商戶超過1.9萬家,每日平均交易金額達到2.18億元。

資料來源:mingpao.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Show支道——無現金挑戰
行內資訊
12日/08月/2019年

近年不少人喜歡拍片,然後在社交平台分享並變成「XX Challenge」,例如早年的Ice Bucket Challenge(冰桶挑戰),而最近筆者看到一段由前財爺曾俊華拍攝,並在社交平台流傳的影片,值得大家一看。


曾俊華拍片惹關注

  該影片以No Cash Challenge(無現金挑戰)為主題,由曾俊華嘗試挑戰,在不攜帶現金、只帶電話出門的情況下,體驗無現金的生活有何不同。

  在影片初段,曾生已透過電子錢包,只需幾個步驟、不用一分鐘的時間已成功繳交電話費;影片中段,更利用電子錢包乘搭小巴,然後到酒樓與年輕人飲茶、到街市及士多購物,也是利用電子錢包結帳;在一整天的生活,也是用電子錢包去付款,成功完成No Cash Challenge。

  現時在香港的零售、餐飲及繳費層面,已有不少商戶接受電子支付方式,包括信用卡及電子錢包等,再加上PayMe for Business加入、FPS的P2M功能普及,和電子錢包多項繳費功能等,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基本上已可以利用手機解決。

  至於在「行」方面,除了部份小巴路線接受AlipayHK,以及Samsung Pay上的八達通外,手機支付的確有點困難。但隨著Apple Pay將可加入八達通、在下年港鐵閘機接受AlipayHK掃碼入閘,交通層面將在未來一年會有明顯改善。

  屆時在香港生活,只帶手機不用現金,將不會再是Challenge!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