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勞俊傑 - 數碼人幣再傳喜訊|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11日/07月/2022年

記得數月前曾在這裏提及,中國央行今年初推出了數碼人民幣(e-CNY)的官方手機App。同時,兩大電子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開始把e-CNY整合到各自的平台中,在不同場景和用戶中進行測試,把e-CNY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

事隔幾個月,原來已有了重大進展,中國主要網購平台之一的京東,在今年的「618」網上購物節後,披露期間用戶在京東平台使用e-CNY消費金額高達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逾18倍,超過了2020年12月在京東試點至2022年5月以來的交易總和。另外,在商業層面的應用也有突破,上海銀行7月初在上海數據交易所交易系統中,與一家數據科技公司成交首筆用e-CNY支付的數據產品交易。

e-CNY與港人接觸較多,這與由電腦加密程式挖掘的虛擬貨幣不同,它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價值與現金相同。e-CNY按照依法合規、安全便攜、開放包容等原則設計,主要特點是兼具帳戶和價值特徵,擁有低成本、支付即結算、不計付利息、匿名性、安全性和可編程性,在豐富現金形態外,也有助提升零售支付的公平、效率和安全,內地央行更着力探索其在助力普惠金融和改善跨境支付的功能。

e-CNY與我們用開的傳統電子支付交易,背後運作亦是大不同,其支付即結算特徵,讓支付雙方即時過帳,毋須像傳統電子支付般經銀行間的清算中心結算,少了一個中介人不但可提升效率,也可省回結算行的費用,尤其是跨境匯款多重結算的疊加成本,在商業層面應用時,可大大提升競爭力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AI輔助編碼化繁為簡|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04日/07月/2022年

早前提過香港IT界缺人,老實講是一個大難題,培育人才不能一蹴而就,企業要解燃眉之急,除了借助雲服務和IT方案服務商,未來可考慮找AI幫手,做一些刻板重複的工作,讓開發人員可專注於功能改進及用戶體驗等任務。

繼微軟旗下GitHub正式推出人工智能編碼輔助工具Copilot,Amazon也推出其CodeWhisperer服務,同樣可藉由人工智能方式協助開發者編寫程式內容。兩者皆標榜透過大量程式編碼與自然語言進行訓練,可讓程式依照工程人員撰寫的程式編碼,自動提出整行或是完整程式編碼內容撰寫建議,藉此加快整體編碼作業效率。

打個譬喻,就像平時用Gmail撰寫電郵,系統會根據前文後理,自動建議下一句,讓用戶選擇是否採用;而為了解決AI編碼可能遇到的版權問題,CodeWhisperer標榜所有編碼內容都會以原生模式產生,並提供安全掃描和追蹤器,可以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檢視任何潛在的安全問題。

比起編寫數千行複雜的代碼與語法,這些低程式編碼(低代碼/Low Code)平台讓開發人員可透過拖拉式界面,快速地建造出一個擁有現代化使用者界面、整合兼容性強、數碼化和高邏輯性的應用程式。去年Google旗下DeepMind也曾推出可自主撰寫程式的AI系統AlphaCode,甚至聲稱實力可擊敗近半數工程師。

不過,對於開發人員而言,這項技術不僅能加快程式編寫效率,更重要是能釋放人力資源,讓他們可專注於功能改進及用戶體驗,提供更具創意的服務,又怎會怕被AI搶去飯碗?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有競爭才有進步|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7日/06月/2022年

政府連續兩年派發消費券,最後一期5000元將於8月7日發放,發放平台由4個增至6個。於對上兩次發放計劃中有70%合資格市民選用的八達通,到了這一趟還是要用戶分3次領取,再次遭詬病令用戶非常不便。也許是怕政府上周四開放轉會登記系統之後,用戶用腳投票轉到其他可分兩次領取的平台,八達通管理層特意在前一日放聲氣,計劃提升儲值額上限。

大家一直以為八達通是受制《打擊洗錢條例》,才把消費券儲值上限設於3000元。直至政府官員稱,消費券資金來自政府,沒洗黑錢之虞,並披露已向八達通反映,大家才恍然限制已獲豁免。八達通始向傳媒披露正着手研究提高上限,計劃今年底更新系統,技術上可提升至實體卡晶片設計約6000元上限;若政府日後再派消費券,用戶使用虛擬八達通卡,或將實體卡綁定八達通App後,可以一筆過領取多於3000元消費券。

八達通虛擬卡現時只可用於蘋果、三星及華為手機,為應付來自新舊對手的挑戰,八達通還籌備推出適用於所有Android手機的虛擬八達通卡。此外,又與銀聯達成合作,用戶經手機App申請可增值的「銀聯虛擬預付卡」,就能夠憑手機二維碼以扣數卡方式,於全球接受銀聯的商戶購物付款。同時為了方便長者使用手機App,8月將推出簡易版功能;並計劃於開學前,提供學生八達通綁定App的功能。

面對愈來愈大的競爭和挑戰,從根本着手簡化及完善系統,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功能,比起單靠用戶慣性、大灑金錢或推出獎賞吸引市民,相信長遠更加能留住用戶。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消費券持久戰開打|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0日/06月/2022年

第二期電子消費券將於8月7日發放,由於新增PayMe和BOC Pay,因此政府開放讓市民重新選擇,首次領取或有意轉會市民,只須於指定期間到選擇平台登記,便可經由新平台領取消費券,因此新舊平台都不敢怠慢,火速推出搶客和留客優惠。

BOC Pay以銀彈攻勢搶客,所有登記領券用戶將可獲100元「轉會現金賞」;新用戶下載及綁定帳戶或中銀銀聯信用卡後,可獲68元迎新獎賞,每推薦一人可獲20元獎賞。用戶人數超過270萬的PayMe,除向登記用戶提供指定商戶的25元折扣券外,亦推出總值4000萬元獎賞,包括電動車大抽獎;推薦親友登記則雙方均可獲15元折扣優惠券。

兩名新丁來勢洶洶,原本佔消費券七成份額的八達通當然還招,新客戶只要綁定App,即可獲30元迎新現金獎賞,另新舊客戶消費及透過儲印花,可獲最多200元現金獎賞,並夥拍不同商場及商戶提供超過100款優惠。第二大的AlipayHK,5月初已推出新「品牌Channel」,夥拍商戶推出消費優惠券,用戶用手機掃描線下宣傳二維碼更可領取10元優惠;另外亦夥拍個別商戶推出專屬優惠,如在新鴻基地產旗下25個商場以AlipayHK消費,滿指定消費額可獲最多175元獎賞。

初步可以看到新舊支付平台商採取對策略有不同,用戶基礎相對小的新丁為搶客不惜落重本;原有平台則傾向夥拍商戶,推出鼓勵用戶持續消費優惠,一來是用戶基礎大,人人派錢所費不菲,而只向新客派錢則可能顧此失彼,得失原有客戶,權衡下與商戶合作推出更多元化優惠,讓用戶因應喜好作選擇,即使花光消費券之後還願意繼續使用,未嘗不是打一場持久戰上策。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蘋果兩招開新財路|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13日/06月/2022年

蘋果在上周舉行的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曝光多款新產品和未來發展路向,除了iPhone和Mac機的軟硬件更新,今年比較多人關注的是在Apple Pay中加入分期付款服務Apple Pay Later,進軍「先買後付」(BNPL)市場,向金融領域再邁進一步。

Apple Pay Later把先買後付與蘋果錢包結合,iPhone和Mac用戶購物時,無論是經網店或實體商店,只要店家接受Apple Pay,用戶便可在結帳時,選擇先買後付,在最多6周內分4期付款。購買時先付第一期款項,之後每兩周付款一次,期間不收取利息或其他費用,並於蘋果錢包提供帳單匯報、還款提示、追蹤商品出貨進度等功能,方便用戶檢視、追蹤並完成還款,是蘋果涉足小額消費信貸重要一步。

另外,蘋果宣佈由7月起,開放iPhone收款功能,只要客戶是以Apple Pay或信用卡支付,商戶就能用iPhone嘟客戶手機直接收款。由於毋須裝置任何設備,比起現時通行商戶要租用終端設備才能使用的電子支付系統,單是免租一項已大大降低入場門檻,預料可吸引更多小商戶接受電子支付。

雖然兩項新服務初期只在美國境內開放,但蘋果近年致力發展和加強金融科技服務,除了於2019年時推出信用卡外,今年初收購信用評估技術初創公司Credit Kudos,顯示蘋果對深耕消費信貨和支付系統的野心,相信很快便會陸續在其他地區推出。

先買後付和電子支付是兩塊大餅,蘋果手機、電腦和周邊設備用戶基礎龐大,對於用戶來說,不斷創新的服務可以帶來更多便利和生意;但對於先買後付和電子支付平台而言,蘋果這個不斷擴張和鞏固的生態系統,無疑是一大挑戰,要及早思考如何與這個巨無霸共存了!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IT專才千金難求|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06日/06月/2022年

近年企業加快數碼轉型,一直鬧人才荒的IT界情況尤其嚴重。於過去兩年疫情期間,許多傳統企業無法維持傳統操作,在疫情推動下加速數碼轉型,物流倉儲、金融保險、零售等產業步伐尤其快,對員工核心能力的需求也出現明顯變化,大數據、數碼服務控管、網絡架構等人才需求大增,令IT相關職位需求迅速大增。

一項IT人才薪酬指南發現,近年即使面對疫情及經濟下行衝擊,香港IT人才空缺仍以驚人速度增長,未來五年估計需要額外10萬名IT人才填補缺口,超過90%公司今年會增聘IT人手。求才若渴下,紛紛以加薪留人或挖角補充人手,今年平均加薪5%至30%不等,要求年資更縮短至一至兩年;但IT界離職率仍由往年平均12%,升至近24%。

香港過去着重培育金融和地產相關人才,本身就缺乏IT專才,近年雖急起直追,也追不上需求增長。各行各業招聘艱難,唯有各出奇謀,一些雲端公司如亞馬遜雲端服務和阿里雲等,已嘗試提供顧問服務及折扣優惠,並舉辦不同講座活動等等,用薪酬以外的誘因去吸引人才。

除了市場需求急速增長,移民潮下人才離開香港;以及海外大企業實施在家工作,本地IT人才可以透過遙距方式為外國企業打工,也令香港企業更加難請人。為免人手短缺影響業務發展,短期可先向不同IT方案服務商尋求協助,或以項目形式與外判IT團隊合作,讓員工可從中學習到IT技術;也可嘗試以遙距工作模式聘請外地專才。

長遠為了全球爭搶人才,香港政府便有需要拆牆鬆綁和提供政策優惠,提升香港的吸引力,才有望走出人才荒的困境。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走進NFT世界有門|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31日/05月/2022年

席捲全球的NFT「非同質化代幣」熱潮,最近殺到香港,知名人士相繼推出NFT產品,透過網上交易平台買賣,特別是一些演藝界人士和KOL積極參與,吸引愈來愈多人關注,甚至連米線店也來湊熱鬧,聯乘本地漫畫家推出NFT慈善拍賣。

常見的NFT包括數碼圖像、畫作、影音、短片、遊戲或動畫的虛擬角色及裝備等,透過加密形式把原創作品放到區塊鏈,以NFT代表擁有權進行交易,買家可以收藏欣賞,或視作投資工具,衍生出更多商機。不過,由於尚處早期發展,加上是虛擬資產本質,很多市民搞不懂何謂NFT,迄今仍是一項小眾投資。

要進一步推廣NFT,必須先克服普及化這道難題。近期市面轉旺,外出時很高興見到本地大發展商新世界,落重本在旗下K11 MUSEA舉辦大型NFT作品展,並提供導賞、工作坊、分享會等活動,把虛擬的NFT和現實世界連繫起來。讓大眾能近距離接觸NFT,從而認識區塊鏈技術、NFT應用、NFT藝術品,引領不同背景及年齡層大眾進入NFT世界。

不要小覷這些看似平常的活動,從外國發展經驗可見,NFT至今未發展出成熟的發行及定價機制。大大小小平台湧現,幾乎人人都可以發行,撇除一些大熱作品,若創作者實力不足,又或缺乏具體銷售計劃,容易被更亮眼的新作品取代,不少NFT項目需求下滑,價值會急速下滑。一如所有新投資產品面世,正確認識是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通過這些教育性推廣活動,培養足夠鑑賞和分析能力,才能輕鬆駕馭探索下一代互聯網的無限可能。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電子錢包功能大躍進|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3日/05月/2022年

科技人每年恭候盛事之一的Google I/O開發者大會,已於5月中完成。這個面向Google應用程式開發者的活動,每次都會率先發表一些將會推出的新產品,今年發表的新功能及概念中有兩項吸引到筆者注意。

首先是Android電子錢包Google Pay將會由Google Wallet取代,新錢包除了提供基本的電子支付功能之外,用戶還可以把實體錢包裏隨身攜帶的各式證件,如車匙、針卡、支付卡、交通卡、門券、登機證,以至會員證和學生證等電子化後放入錢包。

Google Wallet最理想的應用場景是日後辦理各項手續,但要確保電子證件的真實性和認受性,背後牽涉複雜的網絡操作和私穩保障考慮,必須得到政府及商業機構認同和合作,始能全面推廣。由於香港在這方面發展比較慢,縱使Google今次改版包括香港地區,估計初期只會開發一些敏感性較低的功能。

如把Google Wallet整合到Google Maps,用戶事先把電子交通卡放入,在使用搜尋路線功能時,地圖上會同時顯示交通卡和餘額,方便用戶了解是否需要增值。當然,八達通是本地電子支付主要營運商,雙方能否達成雙贏協議,將直接影響推出新功能的時機,期待政府及更多商業機構可以合作,推廣智能化服務方便市民。

另外,Google披露下一代Google AR眼鏡將具備即時語音翻譯功能,不同國籍人士可沿用各自母語交談,由眼鏡即時翻譯後以文字方式顯示在眼片上,大大消除語言隔閡。走向世界大同,共容和諧社會,價錢尚未公佈,但一定會是火熱產品。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六強爭勝用家得益|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16日/05月/2022年

政府4月初發放第一輪消費券後,市道明顯轉旺,不少市民早已花光手上的5000元,期待盡快收到第二期消費券。雖然政府未定出第二期消費券發放日期,但5月初率先公佈新增PayMe及BoC Pay兩個平台,連同八達通、支付寶香港、WeChat Pay HK和Tap & Go,一共6個支付平台可領取消費券,市民屆時可選擇是否轉換電子支付平台收取第二期消費券。

由於被之前入選的4個平台佔了先機,即使財爺陳茂波在網誌講明目標是年中開始接受登記,兩名新丁一來已擺出戰鬥格。一向頗受年輕人歡迎的PayMe,急急推出40歲以上新用戶享20元優惠券禮遇,似乎想強攻一批慣用八達通、尚未轉投手機支付平台的消費者;BoC Pay更慷慨,全新客戶綁定可享68元超市優惠券,成功推薦親友使用再有額外獎賞。

由於儲值上限較高,估計PayMe及BOC Pay可以一次過領取5000元;加上有兩大銀行作後盾,連繫龐大商戶網絡,BOC Pay可享銀聯雲閃付網絡支援,PayMe有超過3.4萬間商戶,當中不乏網上商店,兩大網絡均覆蓋多個行業,到正式派發消費券時可推出更多優惠,市民要用盡5000元消費券自然沒難度。

之前受制於市民不可轉會,4大電子支付平台在發放第一期消費券時,沒有積極搶客。隨着市場發展,兩大強勁新對手入局,憑背後銀行客戶的基礎雄厚更可配合推廣,估計到暑假發放第二期消費券時,六強競爭會較去年首次推出消費券時更激烈,市民有望坐收漁人之利。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
(轉載)勞俊傑 - AI投資增兼出路廣|易付+營商
行內資訊
25日/04月/2022年

DSE開考,考生們都悉力以赴爭取佳績,期望能升考上心儀大學,入讀「神科」。甚麼是神科?十個考生相信九個會答醫科、法律、環球金融等,與我們考A-Level那年代一樣,但這二、三十年間,隨着創新科技發展,全球社會、經濟和商業環境改變了很多,一些新興領域其實也非常渴求人才。

從資訊科技、互聯網、雲技術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科技創新和自動化帶動了新興行業發展,也大大提升傳統行業的營運效率。國際數據公司IDC最近發表的報告顯示,亞太區國家在2022年將花費176億美元(1380億港元)用於AI系統,2025年的總投資額更將急升至約2500億港元。至於在AI解決方案上投資最多的行業,銀行業會在未來五年繼續處於首位,國家和地方政府緊隨其後。

羅兵咸永道去年一項研究調查也顯示,52%的受訪企業僱主認為,疫情後會加快AI應用步伐,高達86%的人更表示,AI技術將成未來主流。原因是企業可借助AI分析數據能夠提升以下五項優勢:1)更佳的客戶體驗;2)改善決策能力;3)創新產品及服務;4)提高成本效益;5)提升營運能力。

科技幫助企業業務提升,AI將是未來快速增長科技領域,而且在傳統行業中需求極為殷切,自然要引入新技術人才。當中AI架構系統尤為重要,能夠處理開發、管理及設計適合企業AI技術架構的人工智能架構師;以及能透過機器學習引入客戶及市場數據,捕捉行業趨勢的機器學習工程師,更是最熱門搶手的兩種職位。歡迎同學們快投向科技行列,成為生力軍。


資料來源hd.stheadline.com

               回主目錄